1分鐘讀財經》美債崩殺 壽險業慘了?業者爆內情 美元殺傷力更大
壽險業者認爲,美元、美債的失控是「短期現象」。(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小編今天(23)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近期美債狂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又反彈到4.4%~4.5%,加上多國機構開始拋售美債,外界擔憂恐衝擊到海外債券投資部位較大的壽險業、造成財務壓力,甚至可能引起壽險業的美債拋售潮,業者指出,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AC)項下的債券不是想賣就賣,需遵循會計準則規範,不太會有「拋售潮」,因應這波金融市場震盪,主要可拉長避險工具存續期、準備充足的外匯準備金「儲糧」衝抵。
【1】美債風暴來襲 壽險2招應對
壽險業者認爲,美元、美債的失控是「短期現象」,後續還要觀察川普的動作,現在談結果「言之過早」。美元匯率的波動衝擊將大過美債,因避險工具不多,新臺幣「短線貶值、長線升值」可能性居多,預計新臺幣長線會升至31至32元,對壽險業是不利的,勢必要將避險的期間拉長,一般避險工具的區間是抓三個月,現在要將存續期拉更長。
【2】IMF關稅增加衝擊全球經濟
國際貨幣基金(IMF)在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全球貿易緊張迅速升溫,和極高的政策不確定性,預期將嚴重打擊全球經濟活動,將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從3.3%大幅下修至2.8%、降0.5百分點,示警貿易緊張情勢加劇恐進一步拖慢成長腳步。
【3】美3500%天價關稅 狠砍東南亞太陽能!臺太陽能廠短空長多
美國近年嚴加打擊中國企業海外「洗產地」,在結束長達1年的調查後,對來自東南亞四個國家的太陽能進口產品徵收反傾銷、反補貼「雙反」新關稅,稅率依不同國家、企業不等。其中,來自柬埔寨的產品最高面臨3,521%的驚人關稅,被視爲劍指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中資巨頭。
茂迪總經理葉正賢預期將引爆東南亞模組廠的關廠潮,元晶也指出,將有助於臺灣廠商減緩未來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壓力。
【4】川普狠嗆鮑爾 金價再刷新高 高盛:極端情境下衝向4,500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連番砲轟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令外界擔憂該機構獨立性恐受影響,導致投資人信心下滑並推升避險資產需求。國際金價繼21日衝破每盎司3,400美元后,22日一度突破3,500美元關卡、再創歷史新高。高盛日前將2025年底金價預測上調至3,700美元,並預測在極端情境下,金價可能飆至4,500美元。
【5】規模創20年新高 日本4月初狂賣逾200億美債
川普關稅戰震撼全球,債市也陷入動盪,繼外傳出日本壽險巨頭開首槍轉抱日本超長期國債並且減少外債部位,使投資資產總額388兆日圓(約2.7兆美元)的日本壽險投資動向,對美債市場構成新的不確定性,最新消息指出,根據日本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日本私人機構在4月前兩週總計拋售超過200億美元,規模創20年新高,當中美債、美國機構債佔比不小,暗示這波美債震盪,恐怕與這些日本機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