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入世談判最後一天,朱總理對龍永圖喊道“不要再遞條子了”

1999年,在入世談判的最後一天,朱總理對龍永圖喊道“不要再遞條子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1999年11月14號,美國代表團開始作秀,做出準備回華盛頓的動作,期望以此讓中國代表團着急,在更多的協議條款上做出更大的讓步,雖然我國有意加入WTO,併爲此努力了15年,和世貿組織一百多個成員不斷進行談判,一一簽下協議。

但美國是其中最爲麻煩的一個,每次的談判都是以大國身份自居,營造了一種不對等的談判氛圍,耍賴行爲數不勝數,每每到關鍵時刻,眼看着就可以和簽訂協議的時候他們又會提出更多的無理要求,但涉及國家利益,我國也態度強硬,甚至經商討決定。

中國代表團中的任何一名成員都不會與美國代表團有溝通。可沒過多久,朱總理的一通電話打破了剛立下的鐵律,因爲在他看來,不管這場舉世矚目的談判最終結果如何,中國作爲一個有骨氣有大國風範的國家,應該給世界一個交代。

龍永圖聽罷,立即聯繫了美國代表團,沒想到,此次美國代表團的態度有所緩和,居然還主動提出在起飛前和我國再做一次小範圍談判。擁有多年談判經驗,思維敏捷的龍永圖從他們給出的時間點和小型談判這些信息上察覺到了對方有想要促成此次談判成功的意圖。

在第二天的談判過程中,美方直截了當地提出校對文本的時候,龍永圖已經基本確定對方準備簽字了,如此重要的事情,必須立即傳達給中央,但時間緊迫,一來一回浪費時間不說,美方很可能在這個時間段內改變主意或者有其他的想法。

焦急不已的龍永圖只能“越級”報告,連續兩次打電話給朱總理,但當時朱總理才結束完與美國國務卿的通話不久,剛躺下休息,秘書考慮到朱總理的身體情況以及第二天還需要處理更多的事情,就沒有忍心吵醒他。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很快就從凌晨四點到了八點,龍永圖幾番思量,最終帶着中國代表團全體成員準備和美方進行最後的會面,恰好此時,朱總理給他打來了電話,瞭解了當時的詳細情況,囑託他把美國人穩下來,而朱總理則將此事立即上報中央,請示下一步計劃。經中央一致決定,將此次談判的最後決斷全權授權給朱總理。

但時間緊迫,朱總理和龍永圖相見的時候,根本沒時間詳談,就連事關重大的尚未談攏的事項都是由龍永圖寫在紙條上直接遞給朱總理的。所以龍永圖當時並不知曉朱總理已經被授予全權處理此事。

當他看到朱總理答應美國提出的前三個問題的時候,他焦急不已,畢竟在他出發前,曾接到指示,最後的這七個問題是不能妥協和讓步的,但朱總理卻答應了前三個,他趕緊將”國務院沒授權“幾個大字寫在紙條上,遞給了朱總理,沒想到,朱總理在看到後,直接大手拍到了桌子上,還對他喊着,不要再遞條子了。

隨後面對接下來的四個問題,朱總理直接對美方說前三個我們都做出了妥協,剩下的該你們讓步了,而且態度強硬地表示若同意就簽字,五分鐘後,被朱總理魄力震撼到的美方就同意了,中國長達15年的入世戰鬥終於結束了。

回首中國入世之路,雖走得異常艱難,但也確實爲後來中國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助推力。正是爭取入世,才驅使人們不斷思考,發現了中國也可以搞市場經濟,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與衆不同的市場經濟——"有計劃的市場經濟體制”。

也是因爲爭取入世,讓國家意識到產業發展可以更加開放,它並非溫室中的花朵,需要精心呵護,反而應該生長在一個開放的環境,只有這樣,它才能發展更快更好。

如今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好,雖然享受到入世紅利在不斷減少,但改革和開放的紅利仍在繼續,只要繼續堅持改革開放,中國就可以源源不斷地享受更多的改革紅利和開放紅利,這是中國代表團入世談判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國可以變得愈加強大的動力。

希望在新時代新徵程上,可以涌現更多黨性強、思想開放、富於創新、任勞任怨的好乾部,不忘初心,勇於擔負起國家發展的重任,帶領着人們走向更遠的未來,讓中國在世界之林擁有更多的精彩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