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張學良兒子回國祭祖,跪在爺爺張作霖墓前說了6個字
1994年5月,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邁着蒼勁有力的步伐,來到遼寧石山鎮南驛馬坊村,在村西頭的那片果林裡,他走過64米長的青磚,終於看到了那座圓形的墳墓。
他久久地凝望着墓碑上的名字,那股刻在血脈深處的熱血,在他的胸腔不停地涌動,他再也難掩激動的心情,哭着跪倒在墓前。
“爺爺!我回來了!”令人感到詫異的是,這位滿面滄桑的老人,竟連中國話都說不清楚,僅僅幾個字,就彷彿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從他的樣貌來看,他並不是外國人,更何況,他所祭拜的,是“東北王”張作霖的墓。
他究竟是什麼人?爲什麼要來祭拜張作霖?又爲什麼稱呼張作霖爲“爺爺”?如果他是張作霖的孫子,那麼他爲何連中國話都不會說?
“東北王”的一生堪稱傳奇,他結過4次婚,有6位夫人,生下了8個兒子和6個女兒。
在他的子女當中,最被人熟知的自然是少帥張學良了。
張學良生前也不止一個夫人,他有過三段婚姻,生下了4個兒子和1個女兒。
長子張閭珣在1933年的時候,隨父親前往德國考察,遭遇法西斯殘酷的轟炸,自此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
二子張閭玗擅長體育運動,還曾參加過奧運,但卻在1958年的一場車禍中殞命。
三子張閭琪相貌俊朗,深受父親喜愛,但卻患上了肺結核,在那個醫療落後的年代裡,死在了一場醫療事故當中。
這三個兒子都是少帥的髮妻于鳳至爲其所生,結果一瘋一死一病,最終都走在了少帥的前面。好在少帥的妾室趙一荻,也爲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張閭琳。
但1936年少帥被囚禁,趙一荻爲了兒子的安全,便在1939年的時候,將其託付給一位美國的朋友撫養。
當時張閭琳只有9歲,養父母都是外國人,給他改了名字,以美國的方式教育他,爲了安全起見,從不在他面前提起他的父母,更不允許他說中文。
自張閭琳出生起,就因爲是妾室所生的緣故,不得入帥府生活,很少能見到自己的父親。
本就對父親印象模糊,再加上養父母的嚴厲管教,讓他一度忘記了父親的名字,甚至連母語都不會說了。
直到1957年,他纔在董顯光的幫助下,重新見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
那時的他已經27歲了,父子分別十多年,道不盡的辛酸和苦楚,全都流淌在眼淚裡。
儘管飽受分離之苦,但好在張閭琳這些年在養父母的悉心照料下,無病無災,還考入了加州大學,畢業後便投身進美國航天事業,成爲了一位著名的航天專家。
張學良重獲自由後,帶着趙一荻前往美國,和自己唯一健在的小兒子生活在一起,一家人其樂融融,享盡天倫之樂。
但在張學良的心中,一直有一件心願未了,這也是他畢生的遺憾。
他一直都想回到東北,再看一眼自己的家鄉,最重要的,是祭奠自己的父親張作霖。
張學良深知,有生之年他已無法實現這個願望了,只能讓兒子代替自己,了卻這樁心願。
1994年,張閭琳受邀回國參觀,趁此機會,他特地前往遼寧,爲的就是完成父親的心願。
他堅持以個人身份低調回鄉,在張作霖墓前,他情緒激動地俯首叩拜,幾度失聲痛哭。
之後他還不忘拿出相機,拍下陵區的風光,帶回去給父親留念。
2024年8月13日,張學良唯一健在的兒子張閭琳,在美國因病逝世,去世時他已有93歲高齡。
生前他一直教導自己的後代,一定要不忘初心,將父輩的愛國熱情永遠地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