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北一女雙資優生走上絕路 動機成謎引發全臺震撼

臺北市善導寺彌陀殿舉行一起自殺身亡的北一女資優生林青慧、石濟雅的告別追悼會。鮮花環繞、梵音嫋嫋,場面莊嚴哀慼,同學師長親友寄上無盡的追思,祝福她們在另一個世界,尋得她們所期望的,圖爲現場狀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4/08/09 屠惠剛攝影)

1994年夏天,一起發生在宜蘭蘇澳的悲劇,震撼全臺。7月25日中午,金都旅社的服務人員發現房內異狀,破門後竟發現兩具年輕女屍,經查證,皆爲臺北市北一女中數理資優班的學生林青慧與石濟雅。兩人以燒炭方式輕生,房內留有遺書,內容透露濃厚的灰暗情緒,但並未交代明確死因,留下無數謎團與遺憾。

【推薦閱讀】 一位資優少女走上絕路轟動全臺 日記成暢銷書卻引發模仿風潮|首仙仙事件 市長之子相約未婚妻殉情? 「來生也要在一起」當年冥婚驚動全臺|高成器吳純純殉情案

她們一個文靜樂觀,熱愛辯論與籃球;一個開朗活潑,是合唱團指揮,也是吉他社成員。皆爲成績頂尖、品學兼優的資優生,在校表現深受師長讚賞,是衆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根據班上同學說法,兩人交情深厚,經常一起閱讀,書單涵蓋哲學、文學等較爲晦澀的書籍,思想成熟。

當時引起社會譁然,紛紛猜測前程似錦卻自殺的真正原因,諸如:資優生心理壓力、輔導體制失靈、升學主義、兩人「解不開的關係」,以及閱讀那些「過於早熟的晦澀書籍」等,當時報紙也大幅報導。

事件發生後,有學者在校園訪談時,指出曾有人在校園一處被稱爲「約會聖地」的角落,見到一段字跡,疑似爲兩位女生所留:「這個社會不允許這樣子的事情發生,可是我對妳的感情很深,這個社會不允許。」這段話猶如她們心底的吶喊,也使這起事件更加撲朔迷離。

至今多年過去,林青慧與石濟雅的故事仍如一道幽微而難解的陰影,縈繞在臺灣教育體制、青春心理與社會價值的縫隙之中。

人們說她們是「沒有問題的孩子」,但正是這樣的認定,使她們的痛苦無人察覺。外界看到的是一張張成績單、才藝表現與笑容洋溢的合照,卻未曾有人停下腳步,傾聽她們在文字與眼神中隱約浮現的困惑與壓抑。當「資優」成爲一頂沉重的光環,是否也同時築起一道無形的牆,將真正的情緒與脆弱隔絕在外?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