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億,順德兄妹拿下佛山今年首家上市公司

佛山迎來了2025年首家上市公司。

7月30日,來自佛山的悍高集團(001221.SZ)正式登陸深交所,上市當日,開盤價較發行價15.43元高開204.67%報47.01元/股,總市值188億元。

創始於2004年的悍高,是一家以家居五金爲核心,包括功能五金、基礎五金、廚衛五金、櫃類照明、戶外傢俱於一體的多元化創新型企業,主要從事家居五金及戶外傢俱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也被行業稱作是“收納之王”。

悍高集團此次IPO募資總額爲4.2億元,用於悍高智慧家居五金自動化製造基地、悍高集團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悍高集團信息化建設項目。目前,三個項目已經在佛山市順德區發展和改革局登記備案,並取得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的環評批覆。

成功上市的悍高集團,是其從細分領域“隱形冠軍”邁向二級市場的關鍵一步,同時也是“家電之都”佛山在資本市場持續發力的最新例證。

順德兩兄妹賣五金幹出一個IPO

與以往常見的“夫妻檔”不同,悍高集團是一家“兄妹店”。

招股書顯示,IPO前,歐錦鋒與歐錦麗兄妹直接和間接持有悍高集團共計83.74%的股份,並實際控制89.76%的表決權。其中,歐錦鋒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歐錦麗擔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爲悍高集團的共同實際控制人。

作爲一家家族企業,家族網絡深入企業運營核心——歐錦鋒妻子的弟弟林居右擔任雲商部供應鏈總監,歐錦麗的配偶蘇健源則擔任採購副總監。

悍高集團的故事始於2004年,這一年,歐錦鋒拉着妹妹歐錦麗在順德杏壇南朗村租下一間1500 平方米的工廠創辦“凱高”,帶着十幾號工人開始從事五金加工與出口,給國外品牌生產拉籃、鉸鏈、水槽等廚房五金產品。

在創業前期,歐錦鋒和歐錦麗兄妹倆分工明確,哥哥抓生產,妹妹跑市場,兄妹倆一個對內一個對外,倒是將代工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兩年時間便將生產基地搬遷到杏壇東村,廠址面積也擴大十倍至15000平方米。

作爲全國最大傢俱五金集散地之一的順德,代工生意的確不缺客單,但小廠林立、低價競爭,利潤微薄是壓在所有代工小廠身上的巨石。

事後,歐錦鋒回憶起這段五金代工業務,至今難忘當時的種種艱難,“代工首先就要‘卷’低價,還要根據不同客戶、不同產品、不同標準反覆調整產線,煩瑣且辛苦。最無奈的是,消費者永遠不知道產品出自誰手。”

何以突圍?唯有創新。

於是自2007年起,公司逐漸由代工業務轉型爲廚房功能五金產品業務,爲方便全品類商標註冊,由“凱高”改名爲“悍高”,從此,悍高的自主品牌戰略正式開啓。爲長遠發展考慮,聘請品牌機構爲悍高HIGOLD品牌全面升級CI系統,同年,成立“悍高戶外傢俱公司”,開始進入戶外傢俱領域,探索多元化發展。

在創新加持下,看似普通的收納五金,也能玩出萬般花樣。在新體驗、新功能、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領域的創新,立體提升產品設計感與品牌競爭力,產品不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還摘取國際設計獎項,在海外市場廣受歡迎。

看似走向正軌的生意,卻在2008年迎頭撞上了一系列引發經濟危機的“黑天鵝”事件。從背景來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使得來自國外的訂單驟減,導致順德大批給國外品牌做代工的五金廠接連倒閉。這一年,悍高集團對公司的記載爲,“經歷亞洲金融危機,最終生存下來,從此,悍高採取穩健的財務戰略。”

在悍高集團品牌歷程中,2008—2010年是相對空白的,一直到2010年,“悍高的國內市場戰略取得顯著的成效,榮獲‘中國廚衛配件企業10強’稱號。”

此後,悍高集團始終堅持產品創新,不斷探索科技與時尚的融合之路。不同於五金行業以往給人的“簡陋”感,如今悍高的產品已經煥然一新,不僅科技感十足,而且設計時尚前衛,甚至有些產品還透露出一股未來感。歐錦鋒堅信,產品沒有傳統與現代之分,關鍵在於是否能夠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

在房地產下行、家居行業整體遇冷的背景下,兄妹倆帶領下的悍高集團業績卻呈現逆勢增長。數據顯示,2022—2024年,公司營收從16.2億元增至28.57億元,三年累計增長76%;淨利潤從2.06億元躍升至5.31億元,累計增幅達158%。

在順德這個“中國家電之都”“世界美食之都”的光環之外,悍高用20年時間把不起眼的五金件做成了一門大生意。歐錦鋒在公開場合中多次強調,“悍高的目標是成爲世界級家居五金航母”。

如今,隨着IPO鐘聲即將敲響,順德兩兄妹的故事也將從珠三角的廠房走向更廣闊的資本市場。

今年消費行業最大IPO也來自佛山

悍高集團雖然是佛山今年跑出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但嚴格意義上卻不是佛山今年收穫的首個IPO。

今年6月19日,同樣來自佛山的海天味業二次上市登陸港交所,募資總額超百億港元,成爲2025年港股消費領域規模最大的IPO項目。

而真正讓市場側目的,還有那份堪稱“宇宙級”的基石名單——高瓴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瑞銀資管、加拿大皇家銀行、源峰基金、紅杉中國、博裕資本以及佛山本土的佛山發展,八家機構合計認購1.29億股,金額近47億港元,佔本次發行近五成。頂級主權基金、長線PE、地方國資同場站臺,折射出全球資金對“中國味”持續下注的篤定。

海天味業的故事起於佛山古醬園。

乾隆年間,佛山已有醬園林立,1955年25家作坊公私合營爲“珠江醬油廠”,海天由此誕生。2014年登陸上交所,成爲調味品行業首家A股公司;十年後再赴港交所,補足國際資本拼圖。招股書用整整二十頁闡述“全球化”——20%資金用於產品和技術研發,30%投向產能擴張和數字化供應鏈,20%用於品牌形象與海外渠道,20%深耕國內銷售網絡,剩餘10%補充流動資金。換言之,百億港元將被悉數用於把“一瓶醬油”賣向更遠的地方。

敲鐘現場,站在聚光燈中央的是接棒不足一年的董事長程雪。

1992年,這位中山大學畢業生以普通職員身份加入仍屬全民所有制的海天;1995年企業改制,25歲的她掏出積蓄認購1.5萬股,成爲最早一批員工股東之一。此後她歷任策劃總監、副總裁、常務副總裁,2024年9月正式接任董事長,程雪上任即啓動赴港上市。

2024年海天實現營業收入269.01億元、淨利潤63.4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53%和12.75%,終結了此前兩年的增速放緩。2025年一季度收入與淨利依舊保持雙位數增長,資本市場用真金白銀給這位“打工女王”投票。

程雪身旁,站着被外界稱爲“醬油大王”的龐康。1982年,26歲的南京師範學院畢業生龐康被分配到珠江醬油廠做技術員。1984年,他爭取到700萬元貼息貸款擴建產能;1990年又花3000萬元從德國引入2000噸級生產線,第一次把醬油做成了工業化大單品。

1995年改制、2007年國資完全退出、2010年股份化、2014年A股上市,龐康每一次都踩準政策節拍。2013年海天銷值突破百億,他喊出“五年再造一個海天”;2021年市值逼近7000億元,龐康個人財富一度高達1950億元,海天也因此批量製造富豪——2020年胡潤百富榜27位海天員工上榜,被戲稱“醬油帝國富豪天團”。

從佛山陳舊的醬園到千億港元市值的港股新貴,海天用三百年熬出一瓶醬油,又用十年走完從A股到H股的資本長征。

佛山企業,排隊IPO

無論是悍高的鐘聲,還是一個月前在港交所傳出的鑼鼓聲,都在爲這場方興未艾的“佛山軍團”資本徵程,再添一個鏗鏘有力的註腳。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天實現“A+H”上市之前,港交所就迎來了多家A股巨頭,其中在2024年9月實現“A+H”的美的集團,和海天一樣來自佛山。

佛山走出千億巨頭海天,絕非偶然。除了擁有海天味業外,佛山還匯聚了健力寶、石灣酒廠集團、百威啤酒、青島啤酒、皇永順土豬、光明乳業、澳純乳業、紅牛維他命飲料等數十家頗具影響力的食品企業,構建起了涵蓋調味品、酒飲料、肉製品、農副食品、乳製品、保健食品以及“老字號”特色食品等豐富多樣、門類齊全的食品工業體系。

與食品工業體系相對的是,佛山以其家電產品聲名遠播。作爲中國的家電之鄉,世界的家電之都,佛山順德製造的空調、微波爐、咖啡機等產品佔據全球份額第一。

此外,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鄰港澳的佛山,其製造業實力相當雄厚。早在2019年,佛山就躋身GDP萬億元俱樂部,常年位居中國十大工業城市。2023年,佛山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成爲全國第二個、廣東首個“工業3萬億”地級市,本外幣存款超2.75萬億元,是省內首個存款突破2萬億的地級市。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也是全國千億產業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唯一一個不依賴計算機通信電子業的製造業強市,“電氣裝備製造業”是其最核心的產業競爭力,也是佛山發展的底氣。

跑出白電巨頭的佛山,也是全球最大的泛家居和建材產業鏈集羣製造基地,當前正着力打造“有家就有佛山造”的產業IP。其中,順德是全國最大的空調器、電冰箱、熱水器、消毒碗櫃生產基地之一,是全球最大的電飯煲、微波爐供應基地,擁有“中國家電之都”“中國燃氣具之都”“中國塗料之鄉”等國家級品牌。據瞭解,目前順德家電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擁有生產及配件類企業3000多家,成爲中國最重要的家電產業生產基地之一。

近年來,爲促進傳統產業轉型,佛山的政策也在發力。

2020年,佛山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培育發展“2+2+4”產業集羣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明確,佛山市將重點培育發展裝備製造、泛家居、汽車及新能源、軍民融合及電子信息、智能製造裝備及機器人、新材料、食品飲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等八大產業,形成2個超萬億元核心產業集羣、2個超5000億元支柱產業集羣、4個超3000億元新興產業集羣的“2+2+4”梯隊產業格局。

進入到2023年,佛山進一步提出,要重點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高端軟件、醫藥健康、機器人等新興產業,並明確到2026年發展形成十個左右新興領域的千億元級產業集羣。

位於佛山的“千燈湖創投特色小鎮”同樣可圈可點。作爲廣東省142家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中唯一的金融類特色小鎮,千燈湖創投特色小鎮自2019年成立五年多來持續吸引全國資本匯聚。

截至2025年6月底,小鎮已集聚基金類機構1813家,募集與投資資金規模突破2375億元。衆多知名機構紛紛入駐,如中科沃土基金、IDG資本、粵科集團、美的資本、廣汽資本等,進一步提升了小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於近日發佈的融中2024—2025年度中國產業投資榜單中,千燈湖創投特色小鎮再次榮膺“2024-2025年度中國最佳基金小鎮/金融集聚區”稱號,這也是該小鎮第四次入選融中榜單。

創投興則產業興,一場產業變革正在佛山這片土地悄然發生。未來,這片熱土勢必將培育出更多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