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名兒童吐心聲反映3大訴求 兒權盟籲強化表意權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表示,立法院目前在審查與兒童有關法案時,對「兒童最佳利益」的評估還不夠完整,兒童的聲音真正被納入法案討論仍不夠完備與常態化。(圖/林月琴辦公室)
臺灣兒童權益聯盟在兒童節前夕的今(2)日舉辦記者會,透過訪問17位兒童傳出他們最真實的表達,希望藉由兒童的聲音,提醒強化表意聆聽、促進兒童參與及提供兒童支持的重要性;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表示,立法院目前在審查與兒童有關法案時,對「兒童最佳利益」的評估還不夠完整,兒童的聲音真正被納入法案討論仍不夠完備與常態化。
兒權盟表示,聽見孩子的聲音並具體迴應,是兒童表意及被聆聽權的重要核心,17位兒童在影片中發聲,反映出三大共同訴求包括「認真對待我們的意見」、「給予我們尊重且同理的迴應」、「重視我們的差異與需求」,爲此兒權盟提出三項政策建議,即「強化表意與被聆聽、促進兒童的參與、提供兒童多元的支持」。
兒權盟強調,必須在家庭、學校、公共場域等創造安全的空間,透過友善的管道促進兒童的發聲,並確保兒童的意見得到認真對待,政府機關在制訂與兒童相關的政策時,也應確保兒童的意見確實反映在決策過程中,同時必須考量數位世代的來臨與兒童不同的需求,並注意兒童多元特殊的需求,無論在家庭、機構、學校、社區等孩子生活着的地方,給予適當的引導與充分的支持。
林月琴強調,兒童自己就是自己生活經驗的專家,但現在的參與管道對他們來說還不夠友善,而聯合國的倡議要求的是讓最沒有聲音、最難以表達、最缺乏資源管道的兒童聲音優先被聽見、聽進去,真正放進決策裡。
她說,此外立法院目前在審查與兒童有關法案時,對「兒童最佳利益」的評估,還不夠完整,兒童的聲音真正被納入法案討論仍不夠完備與常態化,靠的是個別委員自己努力,將針對《兒少權法》的修法會舉辦針對兒童的公聽會和座談會,讓兒童也能直接參與討論、提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