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組文化榮譽揭曉!2025微博文化之夜致敬文化薪火傳遞者

(原標題:14組文化榮譽揭曉!2025微博文化之夜致敬文化薪火傳遞者)

8月25日,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委網信辦指導,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委網信辦與微博聯合主辦的“2025微博文化之夜”在鄭州圓滿落幕。單霽翔、四大石窟代表、喬振宇、鄭雲龍、譚晶等衆多文化名人、文史專家、考古專家、文藝明星匯聚現場,共同見證年度文化榮耀時刻。盛典現場,14組文化領域重磅榮譽揭曉,表彰了在文化傳承、創新與傳播中作出傑出貢獻的代表人物與機構,凝聚榜樣力量,激發全社會對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發展的關注與參與。

在文化傳承的時代命題中,博物館正從“靜態典藏”轉向“動態中樞”。2025微博文化之夜將“年度創新博物館”榮譽頒發給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等五家博物館,這些博物館在技術突破、傳播創新與社會化服務等方面積極創新,探索智慧文博新路徑,在守正與創新的平衡中,讓千年文脈可感、可觸、可參與。藉助微博文化之夜的巨大流量以及線上線下整合傳播能力,大河村遺址博物館等傳統文化寶庫迎來高光聚焦時刻,開始從“行業內認可”走向“大衆視野關注”,爲文化傳承注入了年輕化、大衆化的傳播新動能。

文化的生命力,在於與時代的共振。盛典現場,年度流行文化女歌手黃霄雲、年度影視文化實力演員喬振宇、年度流行文化音樂劇演員鄭雲龍榮獲“年度文化號召力人物”榮譽,他們以更契合當下審美潮流的創作與演繹,拓寬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視聽新維度,爲傳統文化注入時代表達,使其更能引發人們的討論和廣泛共鳴。

在信息浪潮奔涌不息的當代語境下,文化傳播肩負跨越歷史、鏈接當代與未來的重要使命。一批批默默耕耘的文化傳播者,以新形式、新語言、新維度,傳遞着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時代價值。學者、作家魏新斬獲“年度文化傳播影響力人物”榮譽,其以思想爲錨,活化典籍,以文化傳播爲基點,跨越藩籬,守護文明星火。

藝術是文明的鏡子,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橋樑。作爲文化的重要塑造者與傳播者,藝術家們以各自領域爲土壤,激發公衆對中華文化的興趣與熱愛。方錦龍、茅威濤、譚晶、朱潔靜四位藝術家榮獲“年度影響力藝術家”稱號,他們以傳統爲根基,澆築當代東方精神,以驚鴻之姿,將舞俠的劍影刻進山河屏息,通過深度詮釋東方美學,讓千年智慧在當代煥發新生的靈魂。

文化的深度,在於其跨越邊界的穿透力。在微博這個國民級信息廣場與思想交匯地,文化的力量藉由千萬次分享與討論得以放大、遠播。盛典爲中國作協副主席、作家李敬澤頒發“年度傑出文化影響力人物”榮譽。他緊跟時代脈搏,以文化爲舟楫,跨越國界與語言,生動講述中國故事,實現“以文化人”、潤物細無聲的深遠影響。

此外,盛典還頒出“年度文化影響力遺址”、“年度文化演出IP”、“年度國漫IP”、“年度原創文學IP”、“年度媒體文化傳播欄目”、“年度文化電視節目”、“年度文化傳播人物”、“年度文化出海影響力事件”、“年度影響力作家”等榮譽。從二里頭遺址到三星堆的考古新聲,從《凡人修仙傳》的國漫破圈到《白爍上神》的文學出海,從《登場了!絲綢之路》的電視節目到@房琪kiki 等創作者的民間傳播,這些榮譽覆蓋了文化傳承與創新全鏈條,共同構成了“傳統煥新、古今交融”的文化生態圖譜。

在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時代進程中,微博作爲國內領先的社交媒體平臺,已然成爲傳統文化走向大衆視野的關鍵紐帶,也是當下各類泛文化內容的發源地與傳播中樞。憑藉在泛文化領域的多年深耕,微博以龐大的年輕用戶羣體與各領域創作者爲基石,藉助其獨特的社交屬性與熱點聚合能力,構建出枝繁葉茂的泛文化內容生態系統。

與此同時,微博極具包容性的平臺特性爲多元文化形態提供了共生共榮的養分。無論是歷經歲月沉澱的傳統文化,還是引領時代潮流的現代文化,無論是廣受歡迎的大衆文化,還是獨具特色的小衆文化,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空間。微博將各類文化主體、文化IP以及文化產業組織緊密相連,形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文化生態圈,各類文化自發生長的活力不斷被激發,共同推動中華文化影響力向更廣闊的維度滲透。微博文化之夜作爲微博舉辦的文化領域大型線下盛會,在活動過程中,微博充分發揮社交媒體平臺的流量、傳播與生態優勢,全方位爲活動賦能,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同頻共振,爲中華文化的持續破圈貢獻力量。

天地之中,華夏之源,2025微博文化之夜落地中原腹地—鄭州,觸摸磅礴華夏文明的根與魂。這不僅是一場弘揚中華文化瑰寶的盛宴,更是一次對鄭州城市文化獨特魅力的深度挖掘與展現之旅。作爲融合文化傳承、創新與傳播的正能量超級IP,微博文化之夜依託微博成熟的IP運作體系,以新穎的形式和豐富內容,爲鄭州的文旅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勁動能,提升了城市品牌影響力與綜合競爭力,同時也爲其他城市提供了文化與經濟雙贏共生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