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萬月薪全捐怎麼過活?釋昭慧自曝「隨時散財」:還能再捐

玄奘大學宗教系教授釋昭慧日前提出拒領普發1萬,並呼籲行政院應增設選項「拒領1萬,轉入國家續命專款」,引發社會熱議。圖/擷自釋昭慧臉書

玄奘大學宗教系教授釋昭慧日前提出拒領普發1萬,並呼籲行政院應增設選項「拒領1萬,轉入國家續命專款」,引發社會熱議。她更透露自己身爲大學教師兼主管,月薪約14萬元,已全數捐回學校,用以協助弱勢學生。此舉獲得不少人肯定,但也引來外界質疑「若薪水全捐,那要怎麼生活」?

對此,釋昭慧23日透過臉書發文迴應,坦言記者也曾問過同樣問題。她解釋,以前學校不必面對少子化問題,學校年終獎金相當豐厚,加上自己生活簡單,還有各地演講、主持會議、發表論文等機會,主辦單位通常都會致贈出席費或稿費,這些零星收入「積少成多,我不但生活夠用,還能少許捐給其他公益單位」。

至於外界質疑「學生怎麼可能會擅自幫忙領錢」,釋昭慧也說明,該名學生同時擔任她的助理,長期幫忙保管存款簿與印鑑,最清楚她「過路財神」的個性。她笑稱,自己的存款簿很少超過10萬元,「因爲我隨時散財而不聚財,以保持少欲知足的『沙門』本色」。

釋昭慧進一步透露,上回普發現金助理並不曉得她不想領,甚至還出於好意幫忙領取。釋昭慧知悉後,不但沒有責備,還立刻請助理幫忙轉捐給其他公益團體。

釋昭慧強調,僧人不聚財原本就是本分,這些屬於她的「私領域生活」,過去並未刻意對外解釋。不過這次因「普發事件」被放大檢視,她既然承諾記者「有問必答」,就會「和盤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