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款兒童葉黃素產品測評:糖膠雙高存隱患,部分成分含量不達標
隨着電子設備的普及,兒童視力健康問題日益受到家長關注。葉黃素作爲一種重要的抗氧化劑,能夠吸收藍光等有害光線,保護眼睛免受損傷,成爲市場上熱銷的兒童營養補充劑。然而,這些產品的實際品質如何?是否存在潛在健康風險?
近日,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針對市面上14款熱銷兒童葉黃素產品開展專項測評,重點檢測了含糖量、膠含量,以及葉黃素、玉米黃質等核心成分的實際含量。結果顯示,不同劑型產品在糖膠控制上差異顯著,部分產品核心成分含量與標註不符,暗藏健康隱患。
劑型對比:
軟糖糖、膠含量雙高,液體劑型更優
此次測評的14款產品涵蓋液體和軟糖兩種主流葉黃素劑型,檢測數據顯示,兩者在糖、膠含量上呈現明顯分化。
液體劑型產品的總糖含量整體處於較低水平,亮**視液體葉黃素、小**液體葉黃素、視**棒護眼飲等3款產品未檢出糖分。在膠含量方面,上述4款液體劑型產品膠含量均小於1g/100mL,顯著低於軟糖劑型。如亮**視液體葉黃素膠含量爲0.01g/100mL。
在此次檢測中,10款軟糖劑型產品的含糖量普遍偏高。其中,麗**s葉黃素軟糖的含糖量超過50%,這一數值遠超液體劑型產品。從成分來看,軟糖爲提升口感,通常添加葡萄糖漿、麥芽糖漿等多種糖類,長期食用可能對兒童健康造成多重影響。
根據《GB 2760-202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果膠作爲食品添加劑在食物中的功能爲乳化劑、穩定劑、增稠劑,明膠作爲食品添加劑在食物中的功能爲增稠劑,但該標準未對上述兩種膠在食物中的最大使用量進行約束,僅顯示爲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另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及最新營養建議,18歲以下兒童每天添加糖攝入量應控制在 25克以下 ,並建議成年人每日添加糖攝入不超過50克。
核心成分檢測:
部分產品核心成分含量與標示不符
葉黃素、玉米黃質是兒童葉黃素產品的核心成分,二者共同作用於視網膜黃斑區,幫助過濾藍光、抗氧化。但此次測評中,新京報記者發現,部分產品存在覈心成分含量與標註不符的問題。
例如,視**棒護眼飲產品中,標註含有10mg葉黃素和2mg玉米黃質,但實際檢測結果爲葉黃素7mg、玉米黃質0.9mg,均未達到標註值;n**y兒童葉黃素軟糖產品中,標註含有5mg葉黃素和1mg玉米黃質,實際檢測僅爲葉黃素3mg、玉米黃質0.21mg,差額明顯。
此外,部分產品在成分上僅有葉黃素含量,沒有玉米黃質。而科學研究表明,葉黃素與玉米黃質需按一定比例協同補充,才能達到理想的護眼效果,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衡都會影響作用發揮。
專家:軟糖劑型高糖高膠,暗藏多重健康風險
針對上述測評中發現的問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北京大學眼科中心主任醫師李學民提醒,家長應警惕兒童葉黃素產品中潛在的健康隱患。
“軟糖劑型的葉黃素產品普遍存在高糖問題,這與兒童健康需求存在明顯衝突。”李學民指出,有研究顯示,長期高糖飲食會使兒童齲齒概率上升3倍;其次,過量糖分攝入是兒童肥胖及代謝綜合徵的重要誘因。此外,糖攝入過多還與近視相關。“有文獻證實,高糖飲食可能增加近視發生的概率或加重近視程度,這與家長希望通過補充葉黃素保護視力的初衷背道而馳。”李學民補充道。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兒童每日遊離糖攝入量不宜超過25克,而頻繁食用含糖量超50%的軟糖,極易突破每日限量,形成健康隱患。
軟糖劑型產品中,爲維持形態和口感,常添加明膠、果膠等膠質成分,但其潛在風險往往被忽視。李學民介紹,明膠多從動物皮骨中提取,可能殘留重金屬或致敏性動物蛋白,增加兒童過敏風險;同時,膠質在胃中溶解緩慢,會延長食物停留時間,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對腸胃功能較弱的兒童影響更明顯。此外,膠質還可能干擾鐵、鈣等礦物質的吸收。
李學民認爲,兒童正處於生長髮育關鍵期,頻繁食用高膠軟糖,可能影響其他營養素的攝取,間接阻礙生長髮育。
成分含量虛標或誤導消費者
對於部分產品核心成分含量不達標的問題,李學民指出,產品核心成分含量不達標,可能存在護眼效果打折、誤導家長延誤干預以及其他潛在安全風險。
“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是黃斑區的‘保護盾’,需按推薦量持續攝入(6-10mg葉黃素+1.2-2mg玉米黃質)才能發揮作用,含量不足會降低藍光過濾和抗氧化能力,增加眼損傷風險;家長可能因信賴產品宣傳而忽視科學護眼措施(如增加戶外活動、控制屏幕時間),導致兒童視疲勞、近視等問題加重。”李學民表示,除上述危害外,部分企業爲掩蓋含量不足,可能添加人工色素、香精等成分,加重兒童肝腎代謝負擔,尤其對嬰幼兒危害更大。
李學民提醒,家長在爲兒童選擇葉黃素產品時,需注意以下問題。
不把補充劑當糖果:許多葉黃素軟糖因口味香甜,易被兒童當作零食過量食用,可能導致葉黃素攝入超標,增加代謝負擔,補充劑應嚴格控制劑量,不能讓孩子隨意食用。
優先選擇專業劑型:從健康角度,液體劑型在糖、膠含量控制上更具優勢,尤其適合低齡兒童和腸胃敏感的孩子;若選擇軟糖,需仔細查看配料表,優先選擇低糖、無額外添加膠質的產品。
結合天然食物補充:葉黃素的最佳來源是天然食物,如羽衣甘藍、菠菜等深綠色蔬菜,南瓜、玉米等黃色蔬果以及蛋黃等,日常飲食中合理搭配,可減少對補充劑的依賴。
此外,李學民強調,葉黃素僅是護眼的輔助手段,家長更應重視培養兒童良好的用眼習慣,每天保證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控制電子設備使用時間,才能從根本上保護兒童視力健康。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