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年保安寺遭埋!泥沙停在佛祖腳邊 千里眼「死守廟門」金身犧牲

▲保安寺遭受重創,今日下午怪手終於能挺進開挖廟前廣場。(圖/記者許權毅攝)

記者許權毅、陳以升/花蓮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重災,位於河岸邊、擁有149年曆史的保安寺也受到重創,今下午機具終於能靠近寺廟、佛祖街周圍,怪手將廟門前淤泥挖開後,再由志工以人力開挖,避免古蹟受創。董事長藍洋說,泥沙就停在神像金身底座,沒有淹上去,好險有保住這些清朝就有的神像。

保安寺董事長藍洋回憶,事發當天寺內的會計小姐來電,說大水來了,要他們趕緊跑,廟門也不用關了,結果沒多久,整個廟前廣場迅速被大水淹過,水一開始已經淹過半層樓以上,昨日水完全退去後,仍有將近2米淤積泥沙。

▲▼泥沙正好淹沒到神像腳邊,讓信衆嘖嘖稱奇。(圖/保安寺提供)

廟方艱難地想方設法進廟清點,發現正殿主神釋迦摩尼佛安然無恙,可能也因爲神像是銅製有重量,纔沒有被大水沖走,但是千里眼神像倒在廟門前,法器已經摺斷,猶如「死守廟門」,金身才因此「犧牲」,雖屬巧合,但這巧合仍讓信衆嘖嘖稱奇。

▲千里眼被發現卡在廟門前,猶如在抵擋洪水。(圖/保安寺提供)

▲▼註生娘娘、關聖帝君等神尊都保住,並未遭洪水沖走。(圖/保安寺提供)

不只如此,藍洋進入廟內後,發現泥沙就剛好在衆神神座腳下停止,包含主神釋迦摩尼佛、關聖帝君、媽祖、註生娘娘、神農大帝全都安然無恙,只有神像臉部被泥沙染灰,好險古蹟神像順利保存。

藍洋指出,目前財損難以估計,因爲廟方明年要迎接150週年,有許多文史工作者原本滿心期待,得知此次災害後,紛紛聯繫廟方,希望能協助進行古蹟修復,預計明日就會抵達。

▲▼保安寺周圍位處佛祖街低窪,受災最爲嚴重。(圖/記者許權毅攝)

今日下午,重災的佛祖街持續開挖搶通,終於能接觸到保安寺周圍,大型機具將大量泥沙挖開後,20多名等候在此的志工再拿起鏟子,以人力細緻清沙,避免廟門遭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