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份基金持有人大會結果,有65份召開失敗,持有人大會的“低參與率”困境該如何擺脫?

剛剛過去的2025年一季度,共有147只公募基金髮布了持有人大會表決結果。有趣的是,其中65只基金表示由於參與投票的份額未達到權益登記日份額規定的相應比例,而最終宣告失敗,佔總數的比例高達45%。

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恆生前海高端製造基金和博時可持續發展100ETF召開的持有人大會都面對了零投票的尷尬。而鵬華中證傳媒指數基金更是二次召開持有人大會也沒達到權益登記日份額的1/3而再次失敗。

45%的持有人大會召開失敗

公募基金持有人大會召開失敗已是常見現象,偶爾還出現單隻基金持有人大會零投票的尷尬現象。那麼,基金持有人大會失敗的比例究竟有多高?

據每經記者統計,2025年一季度,共有147只公募基金髮布了持有人大會表決結果。有趣的是,其中64只基金由於參與投票的份額未達到權益登記日份額規定的50%,而最終宣告失敗,鵬華中證傳媒指數基金更是二次召開持有人大會也沒達到權益登記日份額的1/3而再次失敗。由此不難發現,基金持有人大會召開失敗的比例達到了45%。

具體來看,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恆生前海高端製造基金和博時中證可持續發展100交易型開放式基金的持有人大會均出現了零投票的尷尬。3月22日,博時基金髮布公告,博時可持續發展100ETF持有人大會的權益登記日爲2月19日,基金總份額爲780.17萬份,出席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及代理人所代表的基金份額爲0.00份,佔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的0.00%。

同日,博時女性消費主題基金的持有人大會結果顯示,截至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爲5716萬份,參與表決的基金份額約爲2.88萬份,佔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的0.0504%,未達到法定召開條件。

稍早,光大保德信多策略智選基金髮布的持有人大會結果顯示,參加大會的持有人或代理人代表的基金份額共計78986.89份,佔權益登記日本基金總份額的0.54%,同樣未達到法定召開條件。

滬上某公募基金人士向記者表示:“持有人投票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基金公司而言,對於不是重點的產品,可能更多的是完成合規的需要。”

某大型公募基金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投票率偏低可能跟基民參與熱情不高,持有人大會普遍出現了因爲表決份額佔比不足而導致召開失敗的現象;同時也受基金公司成本與意願限制,除了關乎重點產品的轉型,基金公司也不大願意將高昂成本花費在持有人大會上,導致宣傳力度有限;還有部分因爲制度設計與操作障礙,若採用書面或電子通訊投票時,部分投資者因操作流程複雜(如身份驗證、材料寄送)放棄參與。此外如果市場波動投資情緒低迷的話,投資者對基金事務的關注度下降,也會影響參與度。”

個人持有份額越多阻力越大

翻閱投票率低的基金不難發現,似乎個人投資者持有份額的比例越多,持有人大會順利召開的難度也越大。

恆生前海高端製造基金最新發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個人投資者持有的份額總計爲1257.65萬份,佔總份額比例的100%,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只有117.82份,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博時女性消費主題基金的2024年年報顯示,該基金全部爲個人持有,機構持有份額爲0。同樣光大保德信多策略智選基金的2024年報顯示,也全部爲個人投資者持有。

前述滬上公募基金人士表示:“機構主導的基金在召開持有人大會時可能具有一定優勢,包括持有人集中度高,協調成本低;資源調配能力更強;機構主導的基金在提出議案(如轉型、清盤)時,更傾向於優先滿足機構投資者的需求(如流動性管理、風險控制),從而提升議案通過率。”

持有人大會能否順利通過仍受多重因素影響,若機構投資者之間訴求不一致(如對基金運作期限、投資策略的分歧),可能導致表決僵局,即使機構主導也難以通過議案。同時無論持有人結構如何,均需滿足《證券投資基金法》規定的表決門檻(如參與份額佔比≥50%),機構若未充分動員或協調,仍可能因表決份額不足導致失敗。該基金人士進一步指出。

多樣化的激勵措施

通常情況下,單隻基金每發起一次持有人大會就會產生相應律師費,公證費,合計費用2萬元至4萬元不等。通常情況下,這筆費用更多由基金公司自己承擔,也有的選擇由基金資產承擔。

除去上述必要的支出外,基金公司爲確保重要產品基金持有人大會順利召開,還會採用激勵措施。

深圳某公募基金人士指出,行業採取的激勵措施比較多元化,可能更傾向通過物質激勵、流程優化、信息透明化等措施提升持有人大會參與率。

據瞭解,部分基金公司在召開持有人大會前,提出減免管理費、託管費或承諾增加分紅比例,以吸引持有人蔘與表決;也有通過抽獎、積分兌換等形式,向參與投票的持有人提供實物獎勵(如禮品卡)或投資獎勵(如申購費率折扣),提升短期參與積極性;還有的明確轉型後在投資策略方面進行的優化措施,將投資範圍擴大至熱度較高的行業板塊來提升投資關注。也有簡化投票方式;提供電話、短信、App等多渠道投票入口,降低操作門檻,延長投票時間窗口,將表決週期從常規的30天延長至45天以上,降低持有人因時間衝突放棄參與的可能性。

破局持有人大會的沉默

近年來,公募基金持有人大會普遍面臨“低參與率”困境。

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指出,這不是基金行業僅憑自身能夠解決的問題。

前述大型公募基金資深人士認爲,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並不是“走過場”,是基金份額持有人依法定形式和程序決定基金重大事項的基金治理制度,更是保護投資者利益的重要機制。

“爲更好地提升持有人大會‘含金量’,建議從規則設計、技術工具、激勵機制和生態協同等方面進行優化。首先優化投票規則設計,如降低法定表決門檻。考慮到現行《證券投資基金法》要求參與表決的基金份額需佔權益登記日總份額的50%以上,對小微基金或個人投資者爲主的基金而言難度極高。未來或可參考歐盟UCITS基金規則,對非重大議案(如費率調整、合同文字修訂)降低門檻至30%~40%,重大議案(如清盤、合併)維持50%,分類管理提升靈活性。還可引入‘默認投票’機制,借鑑美國共同基金允許未投票的份額默認跟隨多數投票結果,避免因沉默導致表決失敗。”該公募基金資深人士建議道。

此外,該資深人還進一步指出,可採用全流程數字化投票和智能觸達與提醒等技術工具來提升參與度。同時,政策監管層面,建議構建基金公司、銷售渠道、投資者三方利益協同的治理生態。一方面明確基金公司主體責任,實行一定的獎懲機制;另一方面,銷售渠道協同治理。另外,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持有人之間應加強溝通,建立有效溝通機制,如共同探討如何調整基金管理人和託管人的報酬標準、加強基金風險管理等議題,合力發揮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