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所大專有心理假 校方:申請不用證明「天數多會啓動關懷」
▲臺灣有135所大專有心理調適假,學生可適度喘息。(示意圖/123RF)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教育部統計,111學年起,有11所大學率先實施心理假(身心調適假),截至114學年,已累計135所大專推動,比率逾9成,4年間成長約11倍。有心理假的大學表示,每學期可請3至5天不等,若有學生請第2次或累計次數較多,學校會主動關懷。
根據教育部資料,各大專身心調適假(或稱心理假、心理健康假等)每學期3至5天不等,111學年開始有11所大專實施,至114學年上學期,增加至135所(比率逾9成),其餘學校也在研擬中,
中央社報導,臺灣大學自112學年實施心理健康假,無須證明且可於當日申請,每學期最多3天,期中考也可申請,但期末考不行,第2次申請或申請滿2日,系統將通知學輔、心輔中心,啓動後續關懷。
臺灣大學學務長朱士維表示,平均每月約400至500人次學生申請心理假,每學期約1500至2000人次,在所有假別中比率未明顯偏高,不準假的比率非常低。
朱士維說,心理健康假可以讓部分有需要的學生獲得喘息,這也像是一個求救訊號,學生請心理假後導師會收到通知,兩次以上會有專業人員主動聯繫協助,除了提供輔導資源,學生如擔心影響課業或成績,學輔人員也能協助學生和授課教師討論如何調整。
陽明交通大學於112學年下學期實施心理調適假,陽明交大學務長簡紋濱指出,根據目前觀察,學生都很自律,並沒有出現濫用情形,如以每班30名學生爲例,1學期約5至10件申請。
簡紋濱說,當學生請心理假的天數或次數較多時,諮商中心會評估,針對需要協助者啓動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