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打掉355億!美軍援以色列消耗大量庫存 每月產量僅8枚

美軍演習發射薩德飛彈。(DVIDS)

美軍支援以色列與伊朗衝突期間,短短12天消耗掉了約15%至20%的「薩德」(THAAD)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飛彈庫存,僅以色列實施媒體管制前拍攝到的畫面來計算,就至少打掉了價值近355億臺幣的薩德飛彈,實際上更多。這還不包括箭矢飛彈族(Arrow)和大衛投石索(David Sling)等防空系統的消耗量,突顯這類攔截系統在中高強度衝突中面臨的壓力與限制。

軍事觀察(Military Watch)報導,根據公開畫面,自6月13日至24日,薩德在以色列至少發射了39枚攔截飛彈,實際發射次數可能更多,因爲以色列實施戰時新聞管制,公開影片有限,若推估公開畫面僅佔總髮射量的50%至66%,實際總髮射數可能達60至80枚。

這次衝突的飛彈消耗量引注目原因有三,首先,薩德攔截飛彈造價高昂,每枚約爲1,200萬至1,500萬美元,等同本次行動總花費約8.1億至12.15億美元(約新臺幣355億元)其次,該系統彈藥庫存有限,而公開資訊來源顯示,美國現在每個月最多隻能生產8枚,而攔截1枚飛彈要同時發射2到3枚,除非省着用1枚攔截。

第三,這場衝突的飛彈密度其實不高,伊朗選擇了較節制的迴應方式,以避免與美國全面開戰,而攔截成本嚴重不匹配。

薩德專門用於攔截中程與中遠程彈道飛彈,美軍目前擁有7套系統部署於5個防空團,預計年底前將啓用第8套。作爲應對北韓、中國大陸、俄羅斯、白俄羅斯及伊朗等5大潛在對手的重要防線。

以色列的防空體系屬於全球少數支撐薩德的理想環境,還有以色列既有的「箭矢」系列飛彈、閃電-8(Barak 8) 防空飛彈系統,以及美軍艦上的標三(SM-3)飛彈共同協防。這樣的多層支援在其他地區難以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