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被迫嫁表哥! 她受虐6年「捲入殺夫案」被判死刑
▲庫卡恩在這段婚姻中遭受身心虐待。(示意圖/VCG)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伊朗戈爾甘市(Gorgan)一名女子12歲就被迫嫁給表哥,未料長期遭受身心虐待,最終因爲涉入謀殺丈夫的案件被判處死刑。25歲的她已在死囚牢房服刑7年,被要求在12月前籌措100億伊朗土曼(約新臺幣324萬元)賠償金,否則將面臨絞刑。
《衛報》報導,庫卡恩(Goli Kouhkan)12歲與表哥結婚,13歲懷孕生子,但在這段婚姻中長期受虐。她曾試圖逃回孃家卻被拒絕,父親告訴她,「我把女兒嫁出去時她穿白紗,妳只能包着裹屍布回來。」
2018年5月,18歲的庫卡恩發現丈夫痛毆年僅5歲的兒子,情急之下打電話給表哥求助,對方趕抵現場後,雙方發生激烈衝突,最終導致丈夫死亡。
庫卡恩主動報警並叫救護車,但她和表哥雙雙被捕,不識字的她更在缺乏律師陪同的情況下,被迫簽署自白書,最終因爲參與謀殺案被判死刑。
▲伊朗童婚合法,卻缺乏對抗家暴的法律。(示意圖/CFP)
伊朗法律規定,雖然庫卡恩被法庭判處死刑,但若支付被稱爲「血金」的賠償金,就能夠獲得死者家屬原諒。根據官員與死者家屬談判結果,只要庫卡恩支付賠償金並離開戈爾甘市,就能免死獲釋,但可能無法再見到現年11歲、由祖父母撫養的兒子。
NGO「伊朗人權」(IHR)專家阿米里-莫格達姆(Mahmood Amiry-Moghaddam)指出,庫卡恩不僅是貧窮女性,也是僅佔伊朗全國人口2%的少數民族「俾路支人」(Baluch),「她可能是伊朗社會中最弱勢的羣體。她的判刑代表伊朗當局利用死刑製造恐懼,以及導致這種情況的歧視性法律及社會因素。」
IHR指出,此案象徵着伊朗女性與少數族羣的歧視待遇。在伊朗,童婚是合法的,對抗家暴傷害的法律保護非常有限。根據統計,伊朗也是全球處決女性人數最多的國家,2024年至少31名女性伏法,創15年新高。
ETtoday新聞網提醒您:拒絕家庭暴力,請撥打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