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持有人迎來9只科創綜指ETF上市,首日微漲,更多“彈藥”流入科創板

財聯社3月5日訊(記者 沈述紅)3月5日,南方、博時、天弘等9家公募旗下9只科創綜指ETF正式上市,上市交易總份額達126.02億份。隨着不久後富國和國泰旗下科創綜指ETF上市,逾200億“彈藥”將流入科創板市場。

上市當日,這9只產品二級市場大體呈現微漲態勢,交投也十分活躍,總成交額達到了29.83億元,在同等規模寬基ETF中位居前列,還有3只產品換手率超過了30%。

從市場角度而言,科創綜指ETF將吸引更多資金和投資者關注 “硬科技” 領域。有基金公司預計,隨着更多的基金公司推出相關產品,科創板的投資生態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投資者將有更多的投資工具,社會資源配置也將向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方向傾斜。

逾12萬持有人迎來9只科創綜指ETF上市

3月5日,南方上證科創板綜合ETF、天弘上證科創板綜合ETF、匯添富上證科創板綜合ETF等9只科創綜指ETF迎來上市,上市交易總份額達126.02億份,涉及的持有人戶數合計達到了12.10萬戶,其中易方達、博時、天弘等8只產品持有人戶數超過了1.5萬戶。

加上此前已陸續上市的建信、工銀、易方達旗下科創綜指ETF,目前已上市的12只科創綜指ETF上市交易總份額已突破190億份。而隨着不久後富國上證科創板綜合價格ETF和國泰上證科創板綜合ETF上市,將有越來越多“彈藥”流入科創板市場。

上市首日,前述9只創綜指ETF在二級市場大體呈現微漲態勢,總成交額達到了29.83億元。。換手率方面,有三隻產品換手率超過了3成,包括南方、華泰柏瑞、招商旗下科創綜指ETF。

倉位層面,根據上述9只產品最新公告,他們在上市前夕的權益倉位均已在9成以上,投資組合比例符合基金合同的有關約定,最高倉位達98.39%,最低倉位亦有91.67%。

具體來看,截至3月4日,天弘上證科創板綜合ETF(589860)投資於標的指數成份股和備選成份股的資產比例爲基金資產淨值的93.92%;南方上證科創板綜合ETF投資於標的指數成份股、備選成份股的資產比例爲基金資產淨值的 96.49%,招商、匯添富、華泰柏瑞、華夏、景順長城、博時、鵬華旗下科創綜指ETF投資於標的指數成份股和備選成份股的資產比例分別爲基金資產淨值的98.39%、98.15%、96.59%、96.17%、93.17%、92.86%、91.67%。

“硬科技”領域投資生態將進一步完善

從市場角度而言,科創綜指ETF將吸引更多資金和投資者關注 “硬科技” 領域。

科創綜指全稱“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與現有科創50、科創100、科創200等規模指數共同組成科創板寬基體系。作爲科創板寬基中最強表徵的存在,科創綜指採用總市值加權,囊括了科創板中除ST、*ST證券外的大、中、小盤各種類型股票和紅籌企業發行的存託憑證,對科創板的市值覆蓋度接近97%,爲投資者觀察科創板整體表現提供了全面的視角。

天弘基金介紹,與現有科創板寬基指數相比,科創綜指覆蓋面更廣、表徵性更優,爲投資者提供了一鍵打包科創板的新工具。從行業分佈看,聚焦硬科技與新質生產力,整體較爲均衡,半導體、電力設備、機械製造和醫藥等行業數量和權重佔比較高,其中半導體權重38%。

“隨着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和規模穩步提升,投資者對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投資需求與日俱增。科創綜指ETF的推出,或將爲科創板市場持續引入增量資金,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和居民財富管理需求、助力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工銀瑞信指數及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史寶珖分析。

富國基金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金澤宇預計,預計聚焦“高端製造+科技”的新質生產力會受到政策的持續傾斜,科創板相關成分股或有望持續受益。在他看來,跟蹤科創綜指的指數產品獲批、發行和上市,可以讓更多投資者通過指數工具分享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紅利;與此同時,更多的關注度和資金通過指數產品聚焦科創綜指,也更有利於改善初創型“硬科技”企業的融資環境、優化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向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方向傾斜。

展望未來,華夏基金預計後續將有更多的基金公司推出相關產品,科創板的投資生態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

事實也確乎如此,近日,已經成立的14只科創綜指ETF的基金公司上報了聯接基金;中歐、長城、永贏等3家基金公司最新上報了科創綜指場外指數基金;博道、國聯、華商、大成、泰康、天弘、安信、國君資管、國投瑞銀、富國、博時等11家基金公司上報了科創綜指增強基金。

這無疑展現出公募機構對科創綜指相關產品佈局的節奏正進一步加速,通過源源不斷的基金新發及後續持營,一方面爲投資者需要提供更多的投資工具,一方面也爲資本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