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區真實地板價曝光!廣州最便宜的房,原來在這!
買房,價格永遠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前段時間,我們發了廣州各板塊庫存地圖,詳情可戳:11張圖告訴你:這些板塊沒錢圖了,快跑!
哎,就有粉絲好奇了——“那現在廣州各個板塊最新的地板價是多少?”“現在買廣州哪裡最划算?”“三房四房最低多少錢?”
今天,我們直接給大家上硬貨——從天河到從化,扒光各區最新三房四房地板價清單,看看哪個板塊最便宜,適合預算有限的買家?
PS:本文數據來源於中指院,板塊的劃分有可能與實際認知有差距,且以下數據僅統計商品住宅,不包含商業產品,價格僅供參考,具體以實際爲準。
·天河·
老規矩,先說宇宙中心天河。
板塊內新房的地板總價排序爲:智慧城<吉山<天河公園<後天河北<國際金融城。
天河的最低門檻還是在智慧城,80平三房最低約328萬就可以上車。
雖然是新興板塊,但是本站、酷狗、UC等互聯網企業扎堆,潛力很大。土地開發、配套完善度尚在提升中,板塊還在“成長蓄力期”,給剛需和預算有限的改善客提供了上車天河的機會。
·海珠·
再來看看最近一直在努力拆拆拆的海珠。
板塊內新房的地板總價排序爲:濱江<中大-輕紡城<東曉南-南洲<工業大道西<廣紙新城<赤崗<果樹生態區<琶洲。
海珠的最低門檻聚集在海珠西這一邊,最低約355萬可以上車93平三房。
海珠西的配套不必多說,地鐵通達、商業成熟,配套設施一應俱全。而且海珠以前都是豪宅聲音大,但是這兩年入市較多的都是小戶型,適合追求地段便利的剛需羣體。
·越秀·
那作爲“大哥”的越秀表現如何呢?
板塊內新房的地板總價排序爲:北京路-海印廣場<東山<小北-淘金。
越秀的新房門檻是中心四區中最高的,雖然是地板價,但上車北京路的93平三房也要約806萬。
越秀的門檻高也是因爲這裡土地供應少、物以稀爲貴,價格也就上漲了。
相對來說,越秀比較合適“以舊換新”的改善客和瞄準越秀學籍的家長入手。
·荔灣·
中心四區裡,荔灣對剛需無疑是最友好的,上車的門檻也是最低的,而且300萬以內就已經有較多的選擇。
板塊內新房的地板總價排序爲:芳村<廣鋼<站前<白鵝潭經濟區<大坦沙<廣船<西關。
性價比最高的是芳村,最低約227萬可以上車88平三房。花地灣作爲新盤供應的暴風眼,狂卷價格,成爲剛需置業的熱門選擇。
而西關板塊因價格較高,買家多爲追求老城情懷的本地高淨值人羣。
·番禺·
今年的番禺也連連出風頭,不僅多個板塊上新,連老市橋也供了不少地。
板塊內新房的地板總價排序爲:市橋東<橋南<石樓<沙頭<華南<廣州南站<石壁<洛浦<大石<新造<漢溪長隆。
番禺目前新盤的窪地在市橋東,總價約170萬可以上車73平三房。不過這邊距離市區較遠,板塊內的各項配套相對來說沒這麼成熟,3號線東延段開通了,蹭上番禺廣場的商圈配套,剛需自住完全能打。
·黃埔·
黃埔這幾年的舊改供應多,片區內的新盤也很卷。
板塊內新房的地板總價排序爲:知識城<雲埔工業區<東區<臨港經濟區<科學城<西區產業園(保稅區)<長嶺居。
不意外,片區內最高的是長嶺居,本身片區的規劃不同。長嶺居本身設定就是想打造高端改善社區,不過現在黃埔競爭太卷,長嶺居的價格也跌了不少。
性價比最高的是知識城,目前最低約129萬可以買到68平三房。
現在的知識城發展也很快,板塊內也有綠地繽紛城等大型商圈,而且產城一體化越來越明顯,交通、教育、商業都不缺,雖然也離市區比較遠,但是對於在知識城大廠上班的剛需族來說還是很香的。
·白雲·
白雲這兩年的最便宜的板塊也沒有變化,還是鍾落潭。
板塊內新房的地板總價排序爲:鍾落潭<江高-人和<石井<金沙<嘉禾<三元里。
目前的話一百萬出頭就能拿下鐘落潭的三房,在主城區來說性價比不可謂不高。不過缺點也很明顯,離市中心遠,但依託地鐵14號線,加上本土商業配套成熟,對於預算優先的剛需來說是很不錯的選擇。
·南沙·
這幾年南沙的發展也越來越快了。
目前板塊內新房的地板總價排序爲:明珠灣<慶盛<萬頃沙<黃閣<金洲<欖核<南沙灣<蕉門河。
出乎大家的意料,最便宜的板塊爲明珠灣,最低約108萬可以買下76平三房。
可能是因爲板塊內供應的新盤較多,部分樓盤優勢不突出,只能以價換量。
但明珠灣發展潛力不小,板塊內橫瀝島聚焦金融科技,靈山島佈局總部經濟。未來隨着產業集聚和人口流入,區域價值有望持續提升。
·花都·
花都這幾年都維持原樣,房價的變動不怎麼大。
板塊內新房的地板總價排序爲:汽車城<赤坭<獅嶺<花都區府。
地板價擔當爲汽車城,不到百萬可以上車104平四房。
花都區府板塊則憑藉核心區位優勢,穩坐房價頭把交椅,同時也是新房供應的主力區域。這裡配套資源高度集中,交通網絡發達,教育、醫療、商業等設施一應俱全,生活便利度滿分。
·增城·
郊區巨頭增城,一直是剛需的上車聖地。
板塊內新房的地板總價排序爲:新塘<石灘<朱村<荔城<中新<增江。
雖然這裡新塘三房上車總價最低的,但是要說明的是因爲這個三房是目前比較的樓盤中最小的,爲67㎡。新塘其他的樓盤價格還是相對較高的。
增江以往介紹的比較少,可能是因爲購買增江板塊的大部分是增城的本地客,看中的就是板塊內的居住環境。雖然高端配套不算豐富,但已有的配套都很成熟,生活氣息也比較濃厚,能滿足居民日常的生活需求。
·從化·
最後,再來說說從化。
板塊內新房的地板總價排序爲:街口<溫泉<鰲頭新區<太平新區。
在街口,最低約54萬可以拿下65平三房。
街口作爲從化傳統城區,是行政、商業與交通核心,憑藉成熟的生活配套、密集的公交線路以及已通車的地鐵14號線,還是吸引了不少的剛需購房者的。
而太平新區也跑起來了,憑藉臨近黃埔的區位優勢與地鐵14號線首站的交通便利,成爲承接外溢購買力的熱門區域,加上區域內產業園區聚集帶來人口紅利,教育、商業配套加速落地,人氣也高起來了。
從各區各板塊的新盤地板價來看:
1.爲什麼板塊內地板價的排名出乎大家的意料?
主要是因爲一,雖然可能板塊單價高,但是面積卻小,所以總價低。二是因爲樓盤雖然在板塊內,卻是在比較偏僻的地方,所以價格就低了。三是部分項目因戶型設計滯後被迫降價。所以板塊總價低不代表板塊價值不足,像是海珠西還是很宜居的。
2.各區的房價天花板都是今年的大熱板塊,例如天河的金融城、海珠的琶洲等等,它們的區位都相當不錯、產業聚集、住宅稀缺。
3.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需考慮通勤成本和配套完善度,建議優先選擇靠近地鐵或產業聚集區的項目。
總的來說,各區各板塊內的地板價樓盤性價比優勢顯著,但也存在諸如配套滯後、遠離地鐵站點等短板,可謂機遇與挑戰並存。
如果是你,你會考慮板塊內的地板價項目嗎?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