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巨頭躋身A股萬億市值俱樂部!四大看點揭曉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崔文靜 實習生 張長榮 北京報道
A股市場近日暖風勁吹,漲勢如虹!上證綜指成功站上3700點整數關口,市場熱度可見一斑。
8月18日當天,兩市成交額達到2.76萬億元高位,同時融資融券餘額也再度跨越2萬億元大關。值得關注的是,這已是自8月13日以來,市場連續第四個交易日同時實現單日成交額與兩融餘額雙雙突破2萬億元大關。
在這輪火熱的上漲行情中,資本市場的“鉅艦”們乘風破浪,A股萬億市值“精英俱樂部”迎來了顯著擴容。回顧年初,這個精英俱樂部僅有8名成員;即使在本月初(8月1日),也僅有9家。而截至8月18日收盤,這個象徵着市場核心力量的俱樂部成員數量已激增至11家!這些市值超萬億的上市公司,堪稱A股市場的“定海神針”和“核心引擎”,它們的體量、表現與動向,深刻影響着整個市場的脈搏。
那麼,究竟誰在執掌A股萬億市值的龍頭權杖?當前格局的變遷又揭示了哪些深層次信號?通過Wind數據細察這11家萬億巨頭及其後備力量(5000億+市值公司),我們可以清晰地梳理出四大核心看點:
看點一:萬億龍頭誰主沉浮——工商銀行是否穩坐“市值王”?新晉成員有何特點?
看點二:五千億+軍團增幅分化——哪些公司增長迅猛,哪些遭遇逆風?
看點三:央國企爲何佔據絕對主導——佔比超八成背後的邏輯是什麼?併購重組會否催生新龍頭?
看點四:金融業“霸榜”七成席位——工農建領跑,招行、人壽、平安新晉,金融力量爲何如此強大?
這四大看點,共同勾勒出當前A股核心資產的全景圖。
伴隨股市大漲,A股萬億市值俱樂部也在擴容。
截至2025年8月18日,A股萬億市值俱樂部成員已增至11家,相較年初的8家與8月初的9家,資本市場的核心力量正持續壯大。
具體來看,金融巨頭穩坐頭把交椅,工商銀行蟬聯“市值王”。
按照8月18日收盤股價計算,工商銀行以2.50萬億元市值領跑,農業銀行(2.36萬億元)、建設銀行(1.88萬億元)緊隨其後,國有大行展現出強大的市場定力。中國銀行(1.63萬億元)、招商銀行(1.10萬億元)以及新晉成員中國人壽(1.06萬億元)、中國平安(1.03萬億元)共同構成金融板塊的萬億市值中堅力量,佔據榜單7席。
此外,消費與能源科技龍頭地位穩固,貴州茅臺、中國移動、中國石油、寧德時代齊頭並進。
貴州茅臺以1.79萬億元市值穩居第四,彰顯其消費龍頭的稀缺價值。中國移動(1.77萬億元)、中國石油(1.53萬億元)作爲通信與能源巨擘實力雄厚。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市值達1.30萬億元,凸顯新能源產業的高成長潛力。
從動態看,萬億俱樂部門檻持續擡升。8月新晉的中國人壽與中國平安,在月初市值已逼近萬億關口(均爲0.99萬億元)。而年初尚在萬億線下的招商銀行(0.98萬億元)、中國平安(0.88萬億元)等,也憑藉年內增長成功晉級。工商銀行市值從年初2.28萬億元穩步升至2.50萬億元,龍頭地位無可撼動。
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貴州茅臺、中國移動、中國銀行、中國石油、寧德時代、招商銀行、中國人壽、中國平安11家巨頭總市值近18萬億元,其動向深刻牽引A股脈搏,是觀察中國核心資產價值與宏觀經濟趨勢的關鍵座標。
從年內龍頭市值變動情況來看,萬億俱樂部上市公司由於基數大、其中增速顯著的相對有限,如果將市值範圍拓展至5000億元,變化則耐人尋味。
年初以來,A股5000億市值以上巨頭表現分化顯著,工業富聯以翻倍級的驚人增速領跑全場。截至8月18日,其市值相較1月1日暴漲104.65%,成爲唯一一家漲幅破百的企業,展現強勁動能。
除工業富聯外,紫金礦業(+43.59%)、郵儲銀行(+33.96%)、農業銀行(+28.96%)等企業也跑出了亮眼增速,漲幅均接近或超過30%。比亞迪(+24.36%)、建設銀行(+22.88%)等亦表現穩健,成爲支撐市場的重要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雖爲新能源龍頭,但11.11%的漲幅在此梯隊中僅居中游。
幾家歡喜幾家愁,部分消費與能源巨頭遭遇逆風。“白酒雙雄”貴州茅臺、五糧液雙雙下跌,跌幅分別爲6.28%、11.11%;能源板塊中,中國石油、中國海油、中國石化均錄得負增長,中國石化以13.33%的跌幅墊底。傳統高股息代表長江電力也小幅回落5.56%。
這場巨頭間的“賽跑”清晰展現產業冷暖:科技製造與部分金融股衝鋒在前,而消費、傳統能源則暫時承壓。市場結構性分化中,工業富聯的翻倍領漲,無疑成爲今年最矚目的資本故事。
翻開A股萬億市值企業名錄,央國企的統治力令人驚歎。
以8月18日收盤股價計算,11家萬億級上市公司中,僅寧德時代(民企)和中國平安(無實控人)爲非央國企,央國企佔比突破80%。若將視野放寬至5000億—1萬億市值梯隊(11家企業),同樣僅有比亞迪、美的集團、工業富聯三家非央國企,央國企佔比仍高達72.7%。
政策東風成央國企擴張引擎。根據業內人士分析,央國企憑藉綠色金融、新基建貸款等國家戰略資源傾斜,加速規模擴張;而民企龍頭則更多依託電池、新能源車等領域的技術壁壘突圍。這種差異化的成長路徑,深刻塑造了當前市值格局。
更值得關注的是,一場由央國企主導的“萬億巨頭孵化行動”已然啓動。以中國神華爲例,其在公佈收購13家能源資產預案後,於8月18日復牌當日市值達0.76萬億元。根據收購方案,公司將按30.38元/股向特定投資者募資,若頂格發行(募資額不超過交易對價100%),預計新增市值約1800億元。這意味着,其潛在總市值已逼近9400億元關口——只要股價稍有上漲,A股第12家萬億巨頭或將誕生!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神華僅是近期央國企併購重組浪潮的縮影,更多“巨無霸”級整合正在推進,包括旨在實現船舶動力資產整合的中國動力,強化化工裝備產業鏈的中化裝備,打造造船業“南北船”終局整合的中國船舶。
資本市場正屏息以待:下個躋身萬億俱樂部的“國家隊”成員會是誰?
當觀察A股萬億市值公司版圖時,金融行業的統治地位尤爲凸顯。
在11家萬億巨頭中,金融企業獨佔7席,形成絕對主導。其中,工商銀行(2.50萬億元)、農業銀行(2.36萬億元)、建設銀行(1.88萬億元)長期穩居市值前三甲,堪稱"定海神針"。以8月18日收盤股價計算,中國銀行(1.63萬億元)則位列第六,緊隨貴州茅臺(1.79萬億元)與中國移動(1.77萬億元)之後。
更值得關注的是萬億俱樂部的新鮮血液——招商銀行(1.10萬億元)、中國人壽(1.06萬億元)和中國平安(1.03萬億元),三家金融企業於年內成功晉級。回溯年初(1月1日)數據,三者市值分別爲0.98萬億元、0.97萬億元和0.88萬億元。其中中國人壽與中國平安在8月初尚處0.99萬億關口,憑藉近期市場東風終破萬億大關。
若將視野擴展至5000億—1萬億市值梯隊,產業格局呈現鮮明對比:
能源礦業軍團(5家):中國海油(0.83萬億元)、中國神華(0.76萬億元)、長江電力(0.68萬億元)、中國石化(0.65萬億元)、紫金礦業(0.56萬億元);
金融後備力量(2家):交通銀行(0.61萬億元)、郵儲銀行(0.71萬億元);
製造與消費代表(2家):比亞迪(0.97萬億元)、工業富聯(0.88萬億元)、中國電信(0.66萬億)、美的集團(0.55萬億元)。
由此可見,金融業不僅壟斷頂層,更在中堅梯隊佈設"雙保險",形成"頭部霸榜+腰部儲備"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