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單位攜手 阿里山油菊覆育遍地開花
15日11個公私團隊、學校共同簽署「覆育阿里山油菊推廣合作意向書」,將分區種下6660平方公尺面積的苗木,讓阿里山油菊遍地開花。(呂妍庭攝)
原本生長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山區的臺灣原生種「阿里山油菊」,在嘉義大學森林系團隊努力覆育、馴化下,現在平地也能順利生長、開花,加上阿里山油菊香氣、味道不輸杭菊,具發展地方產業潛力,15日11個公私團體、學校共同簽署「覆育阿里山油菊推廣合作意向書」,將分區種下面積6660平方公尺的苗木,讓阿里山油菊遍地開花,未來更有望成爲地方產業亮點。
嘉大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受林業署嘉義分署委託,3、4年前開始臺灣原生種「阿里山油菊」覆育,並在平地栽植成功,2年前在鹿草焚化廠區內的永續循環中心園區種下600株苗木,成功讓園區成爲阿里山油菊平地最大覆育基地,現覆育場域將跨出園區、向外擴張。
昨在嘉大技術、苗木支援下,嘉縣環保局邀鹿草鄉公所、鹿草鄉農會及多所學校、民雄菁埔社區等11個單位,與縣府、達和鹿草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署「覆育阿里山油菊推廣合作意向書」,預計要覆育面積6660平方公尺大的阿里山油菊。
昨翁章樑等來賓和學生們在園區內的教育示範場域內,種下一株株苗木,嘉義大學校長林翰謙則帶領專業技術團隊,介紹阿里山油菊生態特色與平地覆育成功案例。
嘉大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副教授張坤城表示,初期在平地覆育阿里山油菊時,發現較難開花,進而找出關鍵在光照,經調整至全日照,且經1年多馴化,終於在平地順利開花。
張坤城指阿里山油菊含有龍腦,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及明目功效,可以泡茶,也可以開發洗髮精、沐浴乳、化妝品等產品,其成分與杭菊相似,但更香更甘甜,希望逐漸推廣成地方產業。
翁章樑認爲,高山植物移植到平地要突破很多困難,像阿里山綠金「山葵」受限法規,近年克服重重挑戰,遷至中海拔覆育轉型,體現轉移栽種難度。
翁章樑說,如今成功覆育阿里山油菊,除應用在食農教育上,也能讓大家深入認識油菊,期待日後開出黃澄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