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會考/國中教育會考落幕 想拿A++各科可錯題數一次看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今天結束,由於午後雷陣雨來襲,臺北考生在最後一堂英聽應試後開心步出試場,在陣雨中仍掩不住喜悅開心的心情。記者潘俊宏/攝影
114國中教育會考今天落幕,臺北市補習教育事業協會協助預估今年各科A++容錯題數,若要拿下A++,分析國文容錯題數爲2題、英文1題、數學1題,自然爲2至3題,社會也同爲2至3題。
補教老師楊過表示,今年自然科50題,有42題題幹中有圖表,素養題若能掌握,基本上可到A等級。理化25題,生物和地科分別爲13和10題,有兩題爲跨科考題,又從三年前開始,每年均有一到兩題的跨科。
但楊過也指出,部分題目的出題方式,明顯可能讓「會的學生寫錯」。以45題爲例,若單看圖片給予的流血間距,出血的時間正好是五分鐘,並非過長,但題幹其實給了「等了30秒」的條件,代表已多等30秒,該題不是問學生是否弄懂課程觀念,而是看學生有無抓出關鍵字、發現陷阱。
楊過坦言,不會否定該類型題目,但此類試題可能會讓部分學生感到受傷,今年是否難易適中,還是見仁見智,預估A++容錯題數爲2至3,A+3至4題,A爲6至8題。
補教老師林熹則分析今年英文與英聽。她表示,今年英文科仍是中間偏易,「放水的考題還頗多。」文法題時態約5題,其他則如代名詞、動名詞、祈使句等,又過去時態考法較難,通常混合被動語態、形容詞子句等,今年則未見難上加難的題目,其他如期使句等則都是國一基礎文法觀念,只要考生努力都能拿下基本分。
林熹也指出,今年難題落在最後題組38至43題,考時態亦考文意,但都屬於「延後出處」考題,光看問題選項會較茫然,多要閱讀完整篇文章才能作答,對於閱讀速度慢的學生會較吃力;英文聽力變得更生活化、口語表現較多,但也有如17題問「爲什麼女生不讓男生洗碗」,考生可能直觀先以發話者爲主角而誤答,稍有陷阱。若假設英聽全對,今年容錯題數A++僅1題,A+爲2題,A則是3至4題。
補教老師範鬱彤則表示,今年社會科圖表題仍佔半數,且歷史的時間軸愈拉愈長、地理的範圍也是愈來愈廣,公民討論議題面向更廣,涵蓋如經濟、文化交流等,再者,試題也考驗學生圖表分析能力、長篇閱讀理解力。
範鬱彤也舉例,如第9題論及巴黎和會、五四運動,再談到俄國革命,最後又回頭問中國,把時間、地理位置、國際情勢均放入;又18題論及新冠肺炎後的通貨膨脹,解題關鍵在於甲乙鄰國的關係,考生應意識到其中一地生活品質較高,若考生對國際情勢有一定觀察,相信會遊刃有餘。預估今年A++容錯題數爲2至3題,A+4至5題,A則爲6至7題。
補教老師葉子豪則表示,今年數學難易適中,前半段題目適合讓學生穩穩拿分,中後段題目則須小心陷阱,如23題雖然是幾何題但其實有不一樣的解法,數學的靈活及見於此。也告訴學生別再盲目刷題,應學會分析題目找到關鍵、提示,再應用合適的解題方式。若非選題全對,容錯題數A++僅1題,A+爲2題,A則是3至5題。
補教老師陳蒂則說,今年國文科78%都是課外閱讀題,又現在國文閱讀更仰賴邏輯思辨、推理能力,閱讀也從速讀走向深讀。如33題是白話文但要掌握文章結構才能解題,題幹談論對金錢的重視,但最後畫線處前又有轉折詞,從社會大衆觀點轉向了作者觀點,考生要能發現立場和觀點出現轉換才能迎刃而解,也考驗學生能否掌握全文脈絡,容錯題數A++僅2題,A+爲4題,A則是6題。
編輯推薦
臺北市補習教育事業協會協助預估今年各科A++容錯題數,若要拿下A++,國文容錯題數爲2題、英文1題、數學1題,自然爲2至3題,社會也同爲2至3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