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分科歷史/比歷屆簡單!可從題目找答案 考生:手寫題有鑑別度
114分科測驗歷史,考生反映比歷屆簡單。記者郭韋綺/攝影
114分科測驗歷史,考生反映比歷屆簡單,手寫題稍有難度,層面較廣,從歐洲宗教教派及建築風格、清代臺灣通商港口開放議題到國共內戰和聯俄容共的轉變,有熟讀都好發揮。
解答整理包
鳳新高中考生朱冠擇說,歷史沒有很難,題目幾乎都找得到答案,但有少數幾題事件,歷史課本或歷屆刷題時,比較少讀到,例如華北漢人要繼續耕作還是要把漢人清除放牧土地,是哪個事件決策。
另外還考到印度獨立及殖民背景,因當時是英國殖民,當甘地到大學演講的語言,英語是當時統治高階層的官方語言,與印度語當地人語言對比,不同階層、語言有所不同。
被問到考卷是否帶有意識形態濃厚,朱冠擇認爲還好,沒有意識形態關聯,歷史書上都有記載這些史實。
福誠高中張姓考生說,自己是自然組,寫歷史科也沒感到特別難度,手寫題觸及國共議題,丟出史料,對於要反共還是抗日,要考生闡述對共產黨的情勢及蔣中正的爲難之處,有讀到這段歷史,都很好作答。
鳳山高中李姓考生說,這次考題滿有以往分科測驗的趨勢,題目偏向素養,閱讀結合所學的結合得出最好答案,這是他做完這份考卷的心得,死背專有歷史事件並不能完全幫助作答,時事題部分,印象深刻是男女平權的探討、原住民族權益的相關議題都有入題。
雄女的姜姓考生與林姓考生認爲考題難易度中等,常出現臺灣近代史與中國史,學測常考的世界史反而不多。
前鎮高中李姓考生認爲與歷屆考古題相較而言,此次歷史題目中等,有些細節需要考驗對各時期的認知,較倚靠記憶點,思考推理或邏輯部分少;印象深刻的是建築風格對照年代宗教特色,認爲較過去考題平鋪直敘而言,細節延伸度較強。
鳳新高中蔡姓考生認爲分科歷史較學測簡單,整體較爲直觀,只要抓住題幹細節便能回答;題型上中規中矩,感覺上必修比例較高。
編輯推薦
114分科測驗歷史,考生反映比歷屆簡單。記者郭韋綺/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