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分科測驗衝刺/生物科時事留意粒線體轉移、新冠肺炎

114學年分科測驗將於7月11日、12日舉行,聯合報推出分科測驗衝刺系列報導,協助考生考前重點複習。本報資料照片

114學年分科測驗將於7月11日、12日舉行,聯合報推出分科測驗衝刺系列報導,協助考生考前重點複習。生物科補教老師遊夏說,三月自然期刊登出的粒線體轉移、新冠肺炎相關知識等,應都是今年重要時事考點。建中生物老師劉玉山提醒,核心章節如分子生物學、神經內分泌、免疫、光合與呼吸作用,務必熟讀。

遊夏建議考生儘量熟悉近三年考題,務必將所有已經出現的考點重複研讀,再將還沒有出現的考點加強記憶。

遊夏表示,今年有一些時事概念要注意,最令人驚訝的就是三月自然期刊登出的粒線體轉移,報告顯示科學家已經證實粒線體在很多生物體內,可以在細胞之間進行轉移,協助衰老或即將凋亡的細胞重現活力,有些證據也顯示植物的原生質絲可能與粒線體轉移作用有關,這些研究可以證實課綱中有關粒線體內共生現象,目前仍然可以進行。

他建議考生搜尋一下相關報導,瞭解可能的利用與未來發展趨勢,有可能作爲素養延伸考題的題幹資料,先研讀會有助於加快解題時間。

遊夏還提到,新冠肺炎前一陣子有再度爆發的趨勢,有關肺炎相關的知識,例如呼吸系統的結構、肺積水、肺浸潤、肺氣腫、呼吸道感染可能發生的影響、氣體運輸方法等相關疾病的概念,最好熟悉一下,也要將病毒生活史,人體抵抗病毒疾病的相關免疫方法深入學習,應該都是今年的重要考點。

此外,遊夏說,本年度可能出現的重要考點,包括:「細胞學」是近三年出題最少的章節,務必認真對應;「選修遺傳學」每年出題率都非常高;「演化與生態」113年約佔20分;「植物學」近三年逐漸增加的考點;「呼吸與排泄」近三年出題較少,可能增加佔分;「免疫學」、「內分泌」等。

至於素養考題可能的出題方向,遊夏表示,「脂溶性物質在血液中的運輸機制」,包括脂溶性激素(性腺激素、腎上腺皮質素)、脂肪和膽固醇等物質,很難溶於水,在血液中要大量運輸,必須有界面活性劑協助形成脂蛋白顆粒,才能執行運輸,這些物質的脂蛋白顆粒的形成部位需要熟悉,作用方式要理解。

第二是「肌肉收縮的槓桿原理」,以手臂收縮的機制而言,應該是屬於施力點在中央的槓桿,費力省時,需要理解何爲支點和施力點。第三是「光照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判讀」,不同光照的作用效能判斷,應該熟讀課本相關內容,參考之前的歷屆考題,找出解題關鍵。

「實驗題是近幾年必出的範圍」,遊夏說,本氏液作用和雙縮脲試劑的作用原理與判讀,光合色素的色層分析判讀,希爾反應的意義需要再確認實驗步驟和結果。最後他建議考生拿到生物考卷,先寫非選題,來讓自己的心情穩定,進入生物的考試情境,再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寫閱讀題和實驗題(這兩部分最容易會錯意而失分),選擇題則可以放在最後完成。

劉玉山表示,生物科試題題材多元,重視素養導向思考,考覈閱讀理解、擷取資訊、圖表判讀及探究實作等能力。核心章節如分子生物學、神經內分泌、免疫、光合與呼吸作用,務必熟讀。

劉玉山說,各冊核心觀念也不能輕忽,如選修生物I中細胞週期與幹細胞、癌症、基因表現調控、PCR應用、檢測遺傳疾病方法(核型、酵素分析和基因檢測)等,選修生物II中莖與根構造、植物物質運輸(水分、礦物質和養分運輸)、光敏素等,選修生物III中血壓恆定、神經激素、受器種類、月經週期等,選修生物IV中中性演化與天擇、哈溫定律、族羣生存曲線、生態區位等,皆爲常考重點。

至於實驗題,劉玉山建議搭配觀看書局提供教學youtube影片,物質檢測、色素層析、光反應還原作用與雞翅解剖等,都是歷屆熱門題型。閱讀題常結合科學新知,例如外泌體與再生醫學、miRNA與疾病診斷等。若內容複雜同時涉及基因調控、訊息傳遞、生理、病理與藥理機制,建議自行繪製概念圖,即時釐清文章邏輯性,更快判斷選項正確性,高分自然水到渠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