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餘個IPO項目下調超80億元募資額,能否換得上會“門票”

蛇年的第一場IPO上市委會議結果已出。

據上交所官網,中策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策橡膠”)的主板IPO順利過會。

這或許也提升了更多發行人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上會前,中策橡膠主動將募資額從70億元下調至48.5億元,縮水了超3成。

這不是孤例。

據信風(ID:TradeWind01)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3日,已更新2024年最新財務數據的滬深在審IPO項目中,包括中策橡膠在內已有不少於13個項目主動降低了IPO募資額,合計下調了86.76億元。

這當中的大多數公司砍掉了“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這或許都表明,擬IPO項目將募資額用於補流的靈活度正在降低。

隨着中策橡膠的過會,其他主動下調募資額的擬IPO項目是否也能迎來上會機會,正備受期待。

兩項目募資縮水近50億

不少公司的募資額縮水嚴重。

信風(ID:TradeWind01)不完全統計,募資額降幅超過3成的擬IPO項目共有7家公司,分別是中策橡膠、江蘇漢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陽光焦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陽光集團”)、福建海創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創光電”)、百奧賽圖(2315.HK)、超穎電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德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從絕對值來說,這當中尤以中策橡膠、陽光集團的募資額規模下滑最爲顯著。

2023年1月,中策橡膠向證監會遞交了主板IPO申請,此後隨着全面註冊制的改革被平移至上交所。

作爲境內輪胎業龍頭,中策橡膠在IPO之初曾大手筆地拋出70億元的募資計劃,但如今已經下調至48.5億元,較此前縮水了超3成。

中策橡膠主要砍掉“補充流動資金”的項目。

第一版招股書中,中策橡膠原計劃將募資額中的28.5億元用於補流,但在最新的上會稿中這一項目已被取消。

事實上,彼時中策橡膠的“補流”項目已受到監管層的關注。

早在首輪問詢中,交易所便要求中策橡膠說明補流的具體用途。

根據中策橡膠的回覆,這主要用於補充業務規模增長所帶來的員工薪酬、研發費用、原材料採購等公司日常營運資金增加的非資本性支出。

隨着此次下調募資額後,在IPO隊伍中苦等2年的中策橡膠終於順利過會,距離上市更近了一步。

陽光集團亦是如此。第一版申報稿中的補流項目所涉及募資額高達16億元。但在最新版的招股書中,該項目已經消失不見。

目前陽光集團的IPO募資額爲40億元,較此前已下調20億元。

從比例來看,海創光電的募資額下調幅度同樣明顯。

作爲科創板IPO項目,主營各類激光器件的海創光電本計劃募集12.6億元,用於建設“海創光電產業園項目(一期)”、“總部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補流項目涉及的募投金額達到5億元,佔原募資額比例高達39.68%。

“‘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是爲了滿足公司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對經營性運營資金的需求,同時提升公司資金實力,有利於滿足公司發展戰略,增強公司的綜合競爭力。”海創光電指出。

但隨着第二版招股書的披露,海創光電已經取消了補流項目,將募資額壓縮至7.6億元。

種種跡象表明,擬IPO企業將募投資金用於補流的彈性正在縮小。

除了一些IPO階段的募投項目,上市後超募資金的使用靈活度也在被進一步收窄。

不少公司都會將超募資金用於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僅2月11日至13日短短的3天內,已有崇德科技(301548.SZ)、信測標準(300938.SZ)兩家公司宣佈將超募資金用於永久性補流。

但根據近期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監管規則(徵求意見稿)》指出,禁止超募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借款。

這意味着,若該意見稿順利落地,A股公司使用超募資金補流將成爲歷史。

“其實一直以來擬IPO企業募資用於補流確實會受到關注。但以前的話,合理性上如果可以自圓其說,基本上也沒問題。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希望企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投向項目的建設。”北京一位投行人士指出,“這也給發行人提了一個醒,要做好募投項目的規劃,合理分配資金。”

曙光受矚

此次下調募資額的項目大多是在2023年遞交上市申請的擬IPO公司。

不少公司已經在IPO隊伍中等待2年的時間。

隨着此番中策橡膠募資額“幾近腰斬”後順利過會,其餘主動下調募資額的項目是否也有望迎來曙光,正在受到期待。

事實上,這當中不乏一些明星公司。

例如同樣主動下調募資額的百奧賽圖系港股上市公司,其與藥康生物(688046.SH)、南模生物(688265.SH)被齊譽爲“國內模式動物三巨頭”。

2023年6月,百奧賽圖向上交所遞交了科創板IPO申請,原計劃募資額爲18.93億元,投向“藥物早期研發服務平臺建設”、“抗體藥物研發及評價”、“臨牀前及臨牀研發”等項目的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但這一舉動曾引發市場爭議。

2022年9月,百奧賽圖纔剛登陸港股並完成5.41億元的募資。

這意味着,僅相隔不到1年,百奧賽圖便再度向資本市場伸手,且募資額是前度IPO的3倍多。

不過此次百奧賽圖已經主動將募資額下調至11.85億元,其中補流項目的募資額從原先的5億元壓縮至2.5億元。

與此同時,一直處於虧損的百奧賽圖也在2024年迎來了盈利的重要時刻。

根據百奧賽圖發佈的業績預告,2024年收入爲9.69億元至9.89億元,同比增幅爲35.2%至38%;同期淨利潤爲0.2億元至0.4億元,實現上市以來的首度盈利。

這一方面與百奧賽圖的抗體發現、基因編輯動物模型業務快速增長有關,同時也是其壓縮研發等各項開支的結果。

2024年上半年,百奧賽圖的研發開支爲1.62億元,同比下滑了超三分之一。

扭虧爲盈、壓低募資額等種種表現,或許有望推動百奧賽圖的IPO進度。

部分主動下調募資額的,還有科創板第五套標準IPO項目——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芯生命”)主要從事心血管疾病精準診療器械的研發,已有多款產品上市。

北芯生命的最新一版招股書顯示其IPO募資額爲9.52億元,較此前縮水了超四分之一。

據信風(ID:TradeWind01)從投行人士處獲悉,儘管監管層對第五套標準的科創板IPO項目持有審慎態度,但並非一刀切。部分第五套IPO項目與交易所溝通後,可以通過壓縮IPO募資額以進一步推進審覈進程。

隨着北芯生命進一步下調募資額後,或許IPO進程有望加快。

不過北芯生命仍未實現盈利,這或許也是其IPO要面臨的一大挑戰——2024年上半年收入、歸母淨虧損分別爲1.45億元、0.37億元。

無論如何,蛇年的第一場上市委會議以通過爲開始,或許正給不少IPO項目注入強心劑。

這些主動下調募資額的IPO項目能否拿到上會的門票,市場正在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