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漲10倍 臺灣「黑金」愈放愈值錢 業者:比晶片難買
菜脯愈放愈值錢,尤其是放到「黑金」超過10年的菜脯,價值愈高。(圖/翻攝自Q嘉義臉書粉專)
嘉義縣布袋鎮主要生產菜脯,全國有80%的菜脯都是來自嘉義布袋,但新鮮做好的菜脯和陳年「黑金」的老菜脯價差非常大,隨着年份增加,菜脯價格也跟着往上翻漲,菜脯工廠第四代老闆邱弘涵表示,菜脯10年增值10倍,從成本價50元,變成1公斤500元,20年以上1公斤破萬元,稀有程度比晶片還難買。
據《三立新聞》報導,布袋東港社區合作社林渝捷指出,新鮮的菜脯很便宜,放幾年後會慢慢開始增值,價格隨着年份變多增加。製作菜脯工廠第四代老闆邱弘涵說,菜脯每1公斤的成本50元,經過10年,1公斤變成500元。
邱弘涵說,菜脯做好,不是放着就沒事,還得看它的變化,若溼度太高還得拿到太陽底下曝曬,因此放放愈久愈值錢,尤其是20年以上的「黑金」老菜脯價格通常很高,1公斤破萬元,稀有程度比晶片還難買。
嘉義縣布袋鎮主要生產菜脯,但菜脯做法繁複,臉書粉專「Q嘉義」曾發文說,蘿蔔要變成菜脯,農婦必須先到蘿蔔園,把蘿蔔「砍頭」,以方便快速採收,接着再經過削皮、切片、醃製、日曬等程序,十十分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