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達3.6萬戶 侯喊建更多社宅

新北市城鄉發展局3日發表《宜居家園的追尋─新北市宅十年有成》專書,市長侯友宜(中)到場見證。(王揚傑攝)

新北市政府自2013年起推動社會住宅,迄今包括已完成、興建中及規畫中的戶數已達3萬6000餘戶。城鄉發展局3日利用中和安邦青年社宅舉行入厝園遊會機會,發表《宜居家園的追尋─新北市宅十年有成》專書,邀請市長侯友宜、民代及居民共同見證成果。侯友宜承諾,未來仍全力和中央合作,興建更多社會住宅。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是全國最大的城市,10多年來大力的推動社會住宅,採多元興辦模式,包括全國首創社宅BOT案,開創公私協力模式,以及透過容積獎勵捐贈取得社宅,整體開發區就規畫區域作爲社會住宅,都是帶動全國興建社宅的方式。

侯友宜強調,新北社宅除了已達到3.6萬戶之外,最重要是社宅的品質與多元運用,陸續推出「青銀共居」、「合作共居」、「高齡友善換居」、「長者安心居方案」等全國首創計劃;社宅營運導入BIM系統監測碳排、淨零策略設計,除落實居住正義也兼具淨零永續。

此外,新北市也推動「租金依所得分級」、「育兒家庭入住加簽」等政策,讓社宅入住制度更公平合理,扶助青年家庭及弱勢族羣。每處社宅依當地社區需求,結合公益社福設施例如托幼、託老、身障日照甚至診所等,在面對高齡少子化社會的同時,市府已及早作好因應。

城鄉局指出,《宜居家園的追尋─新北社宅十年有成》專書完整紀錄市府10年來從政策規畫、建設推動到制度創新的各項努力,不僅具有歷史意義,也可作爲未來各縣市推動社宅的參考。

民進黨新北市議員張嘉玲說,地方和中央一起合作推動社宅,把成果展現在市民的眼前,讓市民可以共享,這是很好的範例。

國民黨新北市議員金瑞龍表示,目前新北市社宅有3.6萬戶,但所須戶數仍是供不應求,未來當然希望爭取更多社宅,來幫助年輕人和弱勢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