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億深海經濟來襲,巨力索具可以平步青雲啦?
萬萬沒有想到,這幾天深海經濟熱火朝天!
大火源自於幾天前發佈的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並且首次將“深海科技”列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看來,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一下,這個新興戰略產業。
什麼是深海經濟?
這種經濟形態,並非單單只是深海資源的開發,而是以科技爲核心的經濟形態,所以它牽涉的是一整個產業鏈,礦產、能源、生物資源開發及配套裝備製造、技術服務等。
說白了,就是像探索外太空一樣,探索海洋,最終可以加以利用。
這裡需要用的技術可不少,例如深海探測、深海資源開發、深海通信與導航技術及深海工程技術等。
2024年海洋經濟總量達10.54萬億元,可見這個行業蘊含的機會之大,畢竟地球表面約70%被海洋覆蓋,當中蘊含着生物醫療等多個關鍵領域所需的資源。這麼看來,探索海洋,也相當於探索生命,支持人類繼續發展了。
機構分析指出,目前跟海洋經濟密切相關的行業分別是:裝備製造、資源開發和新基建。比如,從事鋼絲繩、鋼絲繩索具等業務的巨力索具,最近受市場關注度比較高。據說,也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索具產品規格、型號較爲齊全的一家。
爲何市場關注度較高?
第一,就是海洋經濟政策的催化。公司涉足的應用行業延展到海洋捕撈業、海洋油氣開發、海洋船舶工業等領域。
第二,最近公司業務開展的情況也不錯。3月11日發佈公告,確認沙特分公司爲沙特法赫德國王體育場項目設計及供貨商,合同金額約1.15億元,佔到2023年營業收入的4.94%。
第三,技術實力也算比較強。公司有專門的研發中心,參編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
第四,巨力索具的鋼性及柔索具產品普遍應用於海、陸、空三軍各類裝備的運輸。
不過,財務數據上看,由於受到市場需求、以及研發費用的增多,2024年,巨力索具的業績並不理想,整個行業表現也不好。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裝載機產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顯示,受下游工程機械行業環境影響,2024年1—11月,全國共銷售各類裝載機銷量4.98萬臺、同比下降2.21%。
根據巨力索具發佈的最新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虧損4200萬元至4600萬元。
不過,有分析指出,2025年,隨着固定資產的投入,巨力索具在內的產業鏈各環節領先有望重拾盈利能力。而且,這次海洋經濟也是大力發展的方向,就看巨力索具是否能夠把握住機會!
免責聲明(上下滑動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爲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爲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早餐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