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成本取代美驅逐艦 到底需要幾艘無人艦

美國阿利伯克級III驅逐艦首艦「傑克盧卡斯」號(Jack H. Lucas ,DDG 125)的資料照。(亨廷頓英戈爾斯造船廠)

無人艦隊能否執行與海軍驅逐艦相同的任務?美國海軍第66任務部隊(Task Force 66)經過一個夏天的測試後,正設法將經驗教訓轉化爲具體的數據指標。

《防務一號》網27日報導,設法降低成本、融入商業化無人系統的海軍第六艦隊少將馬蒂斯(Michael Mattis)說,「我們在第66任務部隊中有個名爲『解構導彈驅逐艦』(deconstructed DDG)的論點。而我們認爲,透過20艘各式無人水面艦艇,我們得以解構導彈驅逐艦所能執行的任務,而成本只有驅逐艦的1/30。」

馬蒂斯週三在國防工業協會(NDIA)的新興技術會議上說,如今他需要向美國海軍歐洲/非洲司令部(U.S. Naval Forces Europe/Africa)的領導階層證明這點。「我需要證明那投資報酬率(ROI),展現系統的韌性及執行力,並證明這種能力即使耗損也能迅速重建。這需要深入瞭解數據,並自信這些都是我們已經演練並驗證過的、能夠發揮實際效果的真實能力。」

馬蒂斯密切關注俄烏戰爭,旗下任務部隊夏季參與了聯合與多國演習,以測試無人系統。他們與陸軍第二多領域任務部隊(Second Multidomain Task Force)在「奧術雷霆」(Arcane Thunder)聯演中合作,並與北約夥伴參與年度「波羅的海行動」(BALTOPS)海上演習。第66任務部隊還與北約的X任務部隊(Task Force X)合作,提升海域感知能力。「事實證明,波羅的海的環境相當惡劣,類似東地中海或黑海,」馬蒂斯說,「我們觀察到一些干擾和欺騙行爲……我們看到某種在電磁頻譜中運作的挑戰。」

在6月結束的「波羅的海行動」演習中,第66任務部隊與英國皇家海軍合作,近距離從一艘巡邏艇上指揮無人系統,執行偵察任務。他們還與波蘭特種部隊和美國陸軍分別在「波羅的海行動」,還有「奧秘雷霆」演習中,對無人艇進行了後勤對抗測試。

「我們用了10艘航程較長的無人水面艦,雖然速度較慢,但它們能承載數百磅計的負載,無論是彈藥還是食物……我們與波蘭特種部隊和美國陸軍合作,將這些無人艦放入水中,測試它們如何突破障礙,前往另一個海灘,爲孤立部隊提供補給,」馬蒂斯說,「隨後,我們從『波羅的海行動』轉向X任務部隊,執行真正的海域感知任務……包括數據互通性、傳輸視頻饋送、位置數據等,想出如何識別目標…並監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