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19、00918配息都縮水...還能抱?專家:都抱著但沒加碼、後者今年績效較好

臺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高股息ETF吹起降息風,就連00919也撐不住開始降息。同時期成立的00918也宣告降息,同樣面臨配息縮水,股價也差不多,賣點又都是10%年化殖利率,這兩檔在這一波降息風后,誰的CP值會勝出?月領1萬元各需要存到多少張?

00918 VS. 00919

00918過往和定期定額排行始終沾不上邊,上市2年多都沒有擠進前20大榜單,直到今年6月才殺出。基金規模已快速成長,目前爲835.1億,超越00915位居臺股ETF中的第9名。

00918爆紅的原因就是績效,今年以來的含息報酬率達5.45%,僅次於0056的7.76%。而此前的常勝軍00919,步上00915績效變差的後塵,含息績效爲負值。

00918和00919成立的時間相同,過去都配10%以上的高息,但是目前配息也都下降,股價都是21-22元,兩相比較之下,誰的CP值比較高?

基本介紹

00919較早成立,在2022年10月20掛牌上市,00918則是晚一個月上市。

成份股原先都是取30檔,後來00919隨着規模變大擴增到40檔,每年都進行兩次換股。

00919在經理費上則是便宜一點點,保管費都一樣,風險等級則是00918要來的高。

在選股邏輯方面,00918的選股邏輯則非常明確,除了高股息之外,更強調高填息。它的核心理念是領到股息但沒填息,股價下跌等於是拿自己的錢配給自己,因此必須選出能快速填息的股票,才能真正的讓投資人賺到報酬。

而00919一年有兩次換股時間,各有不同的篩選重點,選股策略是結合了當期的高股息和未來的成長潛力,希望能夠達到領息和賺價差的雙重目標。

在產業組成方面,前六大產業中可以很明顯的觀察到,00919幾乎重壓在金融保險,比例高達四成;00918雖然在金融保險的比例也很高,但佔比只有00919的一半。

兩檔標的都納入不少航運股,不同的是,00918在電腦周邊設備業納入的佔比比00919要高許多。

配息成長性、未來性

00918上市以來配出最高的息是在去年第四季的0.84元,之後就一路下降,直到最新一季配息是0.52元,縮水了25.7%。

若從它的配息水庫來看,無論是收益平準金和資本利得,配息水庫還蠻雄厚的,依照最新可分配收益7.96元來計算,若之後維持配0.52元的話,至少還有15.3季可以配。

進一步觀察配息來源,以前三季的數據來分析,可以發現00918配息來源以資本利得爲主。平均約六成,其次則來自於收益平準金。

00919首配就配出了0.54元,之後一路高升沒有降過,不料各家高股息從今年第一季紛紛降息後,第三季終於撐不住了,降到0.54元。

觀察其家底,可分配收益有6.72元,若之後都配0.54元的話,還有12.4季可以配,除非股市表現不佳,讓資本利得減少,可分配的次數就再下修。

而配息來源在最新一季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過往都是資本利得或收益平準金爲主,這次罕見的有高達9成全部都來自於股利所得,沒有任何資本利得佔比。

在年均殖利率方面,連續兩年00918的年均殖利率都高出00919一點。不過以累積前三季配息金額來看,依照9月12股價換算殖利率,則是由00919勝出。

若從填息率來比較,扣除最新一季配息,兩檔ETF上市以來均配息9次,也都完成6次填息,填息率一樣達66.7%。

在總費用率方面,00918的內扣費用從去年到今年變貴兩倍,去年較貴的00919在今年反而降低。

月領1萬成本

若想以00918月領1萬,本金需要131.8萬;00919則需要120.4萬。

若把年均殖利率調整成一般高股息常見的7%,則兩檔ETF所需的本金都差不多,但配息金額會繼續縮水,00918降到0.4元、年配息共1.6元;00919單次配息將降到0.38元、年配息則是1.52元。

績效比較

進一步從績效來觀察,以00918成立時間進行比較。

統計至2023年、2024年以及累積到現在的績效進行分析,同時間成立的00915、00919在今年的續航力明顯變弱,今年以來報酬更是負值。

比如00915去年底爲96.63%,放到現在報酬卻變少,變成86.93%,00919也一樣,去年是68.26%,放到今年直接下收到96.93%。

只有00918仍舊名列前茅,一路從2023年的56.95%到現在的96.55%,足足增加了10%。

兩檔ETF各有其優劣,但從存股族的核心訴求出發,00918的CP值在數據上展現全面優勢,00919今年變弱勢是不爭的事實。

個人現階段不含息帳面呈現虧損中,但仍舊持續領息,只是策略轉爲不加碼也不賣出,觀察中。

◎本文內容已獲 棒棒的理財失控週記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