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18成功填息…過去至多15次皆是! 長期投資者入袋為安真正有感
臺股示意圖。中央社記者謝佳璋攝 中央通訊社
臺積電(2330)上週法說後激勵半導體企業股價表現,臺股大盤也獲得強心針上漲。除了科技類型與市值型ETF表現亮眼外,高股息ETF的表現也不可小覷。根據CMONEY統計至21日,臺股高股息ETF近一週的績效表現幾乎要追上近三個月的績效表現。其中於9月除息的(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更是於上週四17日盤中完成填息,10月21日收盤價亦已填息,讓投資人領息不是左手換右手,而是真正入袋爲安。
大華優利高填息30經理人郭修誠表示,臺股相較於去年的強勢表現,今年以來因總經與地緣政治風險因素影響,波動較大。不過在ETF汰弱留強的篩選機制之下,高股息ETF今年以來的績效多數仍有超過一成以上。
00918的指數篩選機制中特別加入「過去至多15次的填息紀錄」,因此成分股多數表現較爲穩健,同時也廣納電子、金融與傳產等多元產業,讓投資人省下選股的時間。
且回顧掛牌以來的六次除息,已經有五次完成填息,9月18日除息後僅花18天就在盤中完成填息,22日更是以收盤價完成填息。再次證明納入填息紀錄篩選,對於長期投資的民衆而言纔是真正有感。
展望後市,郭修誠表示,儘管美國聯準會9月宣佈降息,但債市表現仍不若股市亮眼,投資人佈局應股債均衡配置,不宜偏廢。
此外,全球目前進入新資本支出的超級循環,預計未來十年,創新的資本支出將會帶來每年2.5兆美金的額外增長,對GDP的貢獻不可小覷。這些新資本支出包含因應AI進化、氣候變遷、人口結構改變、地緣政治與基礎建設升級等而生,而臺灣廠商中有不少具盈餘成長的高股息個股散落其中。透過ETF一次掌握多家企業,不但可以降低研究個股的時間,也能讓資產更有效的分佈,不錯過任何產業趨勢。
高股息 ETF 報酬率表現(資料來源:CMONEY)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