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78股息「連3降」高股息神話要結束了? 達人:其實沒差關鍵是這個

00878最新配息連三降至0.4元,市場議論高股息ETF現金流策略轉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幾天纔剛看到ETF指引的規範,00878今天就公佈最新股息降到0.4元,比上一季的0.47元又再下降了0.07元,等於00878的股息已經連3降...

正巧這個時機點公佈,真的會嚇到人!

但是先別慌,以單季0.4元來算,事實上年化殖利率還有7.6%左右,仍然是略高於我們抓的4%~6%,對於高股息ETF的股息下降,可能還是要花點時間來適應,但換個角度想也不是壞事。

配息少了,不代表投資效益或報酬變差,只是沒有把錢發出來,留在ETF中變成淨值的一部分,當然;之前看到殖利率很高還是會覺得開心,可是後面要面對填息壓力,又或是錯過股價成長的機會(雖然要長期放的話,短期有沒有填息不會很重要),現在只是把多一點的錢留在ETF裡。

不過也有大大說,股息沒有發出來留在淨值中,導致股價相對高,同樣金額能買的股數就變少了,但事實上用總數的概念去看是一樣的喔!

我想一下,拿金額的概念來說可能會比較清楚,假設每個月定期定額投入的金額是1萬元,那無論00878因爲配了多少股息導致因除息調整了股價,我們投入的就是1萬元,沒有變多或少。

再講得更清楚一點,假設持有1,000股00878,目前價格25元,部位價值就是25000元;如果發現金股利1元等於除息1元,股價會從25元變成24元,我們會拿到1000元現金,加上手上的1000股,帳面價值:現金1000元+股數1000*24元=25000 元,資產價值沒變,如果股息沒有發出來,而是直接留在ETF裡,股價就維持在25元,部位仍然是:1,000股*25元=25000元,結果也是一樣的。

差別在哪?

發現金,ETF幫我們「提早」把部分資本利得換成現金,留在ETF:這筆錢繼續在ETF裡替我們運作,何時要實現資本利得,變成自己決定,對於定期定額的人來說,我們本來就是用固定金額投入(上述說的每個月1萬元),股價高低隻影響「當下能買幾股」,但不影響總投入金額,不會讓我們少了什麼。

說到底,高股息ETF有「合理的高股息」纔是重點,發太多也是要再投入回去而00878本來也不是爲了追短期的高息,

它的換股策略都是有考量過的,例如上個月的例行換股「3進3出」,看重的是成分股長期的穩定經營及配息能力,不會爲了追求殖利率去大動干戈。

成分配置上,半導體+電腦周邊超過四成,有AI題材;金融和傳產佔四成也提供防禦性,這樣的產業結構下,就算遇到關稅或震盪,衝擊應該也相對可控。

最後再簡單整理一下,高股息ETF的股息會慢慢調降的原因:

與其配的高然後填息困難,現在ETF更強調:

穩定現金流、不傷淨值、追求長期總報酬(股利+資本利得)投資人也慢慢明白,高股息不等於高報酬,過度配息不一定是好事,因此轉向「總報酬導向」的ETF或策略。

所以與其糾結於「爲什麼這次配得比較少」,可以再多思考高股息ETF的角色:它仍然是能幫助我們降低資產波動、創造穩定現金流的工具,如果要拿來當退休金、當長期現金流配置,「合理的殖利率」4%~6%,反而讓它更貼近本質,也更能抱得住。

◎本文內容已獲 張紫凌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