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6、00878換股潮 13檔等擡轎 它殖利率狂飆逾10%

(圖/shutterstock達志)

第二季適逢產業淡季,今年更有關稅調整的不確定性,高殖利率股因此有望成爲資金避風港。隨高股息ETF換股潮臨近,獲納入或增持的個股因市場關注度高,投資價值也同步提升。

4月以來,全球金融市場隨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消息起伏;動盪之際,臺股資金明顯流向有高殖利率護體的防禦型標的。

觀察4月截至25日之三大法人買賣超排行,可發現法人資金明顯青睞金融、電信股等防禦型標的。科技股亦偏好具五%以上高殖利率的個股,如聯電(2303)、仁寶(2324)、廣達(2382)等,累計買超逾3萬張。

高息股不只能在亂市中提供下檔保護,接下來,隨高息ETF換股高峰來臨,去年獲利佳的高息股,也將成爲第二季資金簇擁族羣。

羣益投信ETF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張菁惠便直言:「高息股,是現階段投資人比較可以放心介入的標的。」

千億高息ETF帶動

選股參考殖利率、動能指標

高息ETF換股高峰介於4月下旬至6月,有19檔標的將先後調整成分股,包含6檔規模破千億元的高息ETF: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羣益臺灣精選高息(00919)、復華臺灣科技優息(00929)、元大臺灣高息低波(00713),以及元大臺灣價值高息(00940),料將掀起大規模資金挪移。高機率獲高息ETF納入持股,或是目前已爲持股、但有望進一步被提高權重的個股,也將成爲投資人提前卡位目標。

計算已公告股利的上市櫃市值前三百大個股現金殖利率,截至4月25日收盤,排行前20的殖利率皆逾6.38%。前三名有貨櫃股長榮(2603)、陽明(2609)與營建股永信建(5508),殖利率達10%以上;多檔高息ETF集中持有的個股,如聯電、瑞儀(6176)、羣光(2385),也都榜上有名。

不過,高息ETF的選股策略除了殖利率之外,部分ETF也會加入低波動、ESG評分、股價成長動能等不同指標。

投信法人依據六檔大型高息ETF的選股邏輯、持股集中度進行篩選,並檢視個股獲利成長性、殖利率等條件,歸納出高機會在本次換股潮中可獲增持的標的,如羣創(3481)、長華*(8070)、順達(3211)、美律(2439)、大同(2371)、可成(2474)、羣光、陽明等。

此外,雖然多數金融股尚未公佈配息,但統一投顧據過往股利配發率與每股稅後純益(EPS)試算,看好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中信金(2891)及臺新金(2887),有機會獲高息ETF增持。

然而,多數公司股利公告時間在4月2日「關稅之亂」前,經歷川普關稅攪局、營運不確定性大增後,公司是否可能「存糧備戰」調降配息?實際詢問永信建、晶華(2707)、大同、國產(2504)、羣光、至上(8112)、長華*等企業,皆表示目前沒有調降配息之規畫與討論;億光(2393)則坦言「確實討論過此議題」,但評估後認爲帳上現金十分充足,因此仍決定維持高配息水準。

(圖/今週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