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降費後費用率還是輸006208?柴鼠兄弟破解:偷換概念黑0050
0050分割後規模與費率領先,柴鼠兄弟解析市值型ETF大戰,強調規模、受益人數與費率結構纔是選擇關鍵。中央社
臺灣市值型ETF兩大天王元大臺灣50(0050)與富邦臺50(006208),今年迎來「費用率大戰」與規模分水嶺。YouTube頻道《柴鼠兄弟》分析,0050自今年1月23日宣佈調降基金保管費、並在1月24日立即生效,2月再啓動ETF分割,6月18日完成分割後,雙方規模差距與受益人數都大幅拉開。
0050降費加分割 五個月規模急拉大幅領先
影片指出,0050宣佈降費後,富邦臺50(6208)遲至6月25日纔跟進,費用率跟着下修、採「累進制」結構。這五個月期間,0050完成臺灣第一檔ETF分割,規模從分割前後一路衝高到6月突破6000億,規模領先006208高達4000億,成爲市值型ETF的規模霸主。
柴鼠兄弟直言「0050這波動作,等於對006208形成一大打擊。」
受益人數「黃金交叉」破局 0050人氣回升
觀察受益人數走勢,原本0050、006208的差距一度縮小到15萬人。
0050宣佈降費並進行分割後,短短一週受益人暴增10萬,持續拉大與006208差距,截至6月27日,0050達124.7萬,6208則跌破70萬人,雙方差距高達55萬。
經理費大拆解 0050累進制設計後勁強
柴鼠兄弟詳細拆解ETF費用結構,點出臺灣經理費三種計價方式:「固定制」、「集聚制」及「累進制」。
0050選擇累進制,規模愈大費率愈低,006208也複製同樣結構;但只要0050規模領先,006208經理費就無法勝出。即使富邦臺50後來降費,實際費用還是略高於0050。
網路迷思破解:0050降費後還是輸給006208
前陣子,006208還沒跟進降費之前,網路上就有人開始流傳「0050雖然降費五個月,但費用率還是輸給6208」,甚至有人直接拿今年前五個月的費用排行來當佐證。但其實這種說法,有明顯的偷換概念、刻意黑0050的嫌疑。
原因很簡單,0050的降費是從1月24號才正式開始,也就是說1月有23天還是採用舊費率0.32%,這個費率幾乎是006208的兩倍。既然主張要比較降費後的表現,合理做法本來就該扣除掉1月,否則如果把1月的「舊費率」也算進來,那0050肯定會在數據上吃虧。這樣的比較方式,其實對0050並不公平,容易誤導投資人。
現在有了每個月的實際數字,就能分別計算出今年前五個月(1到5月)和0050降費後(2到5月)的費用總額,再除以平均規模來比較。結果很明確:如果看整個1到5月,0050的費用率是0.1010%,6208則是0.0916%,確實0050多了萬分之0.94。
但如果專注於0050降費之後的區間(2到5月),0050的費用率反而比006208低了萬分之0.3。數據已經很清楚地說明,0050並沒有輸。就是根據公開資訊、一步步把真相還原。面對聳動標題和偷換概念黑0050的訊息,真的要慎選消息來源,纔不會被輕易誤導。
費用越降越難分高下 呼籲公會公開更多細節數據
柴鼠兄弟強調,ETF費用率如果只公佈到小數點第二位,對投資人選擇標的其實幫助有限。
隨ETF費率越來越低,資訊透明度反而更應該提升。建議未來投資人挑選0050或006208等ETF時,不只要看費用率,還應該綜合考量規模、受益人數與費率結構等指標。
以目前公會公佈的數據來看,無論0050或006208,費用率都只顯示0.02%,完全無法反映兩者之間細微的差距,也算不出實際落差;更何況費用率本來就很小,分到單月後更難分辨。如今越來越多ETF都調降費用,數字只會越來越低,若只看小數點後兩位,投資人恐怕會愈來愈難看出差異。
柴鼠兄弟呼籲,希望公會能將ETF費用率公佈至小數點第三位甚至第四位,讓投資人能夠更清楚比較各家ETF的費用效能,也能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錯誤解讀。
◎本文內容已獲 柴鼠兄弟 授權改寫,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