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00679B、兆豐金…月領10萬股息最低本金也要約2600多萬!專家:是成果而非追求

股市示意圖。杜建重/攝影

月薪如果只有三、四萬,最好的投資方式是什麼?當然不是學人家月領十萬以上的人怎麼投資,因爲立足點不同,所以對人家有用的方法對你沒有任何幫助,如果你對月領十萬也有興趣,這邊提供一些我的建議。

通常我們都知道要先投資自己,本金衝高以後再來談投資比較有效益。但最近聽到一個有道理的答案是,收入三萬,其中一萬當生活費,兩萬給父母當孝親費,等十年後想買房、買車,就直接找爸媽求救,爸媽覺得你很孝順就大手一揮贊助1000萬,這是績效最高的投資心法。

好了,不開玩笑,我們說回來正經的,這幾年物價跟股市房市都大漲,投資做得好的人,賺到盆滿鉢滿,根本對通膨無感,反而思考錢賺太多該怎麼辦,這是個奢侈的煩惱。投資做不好或是根本沒在投資的人,會很明顯感受到消費降級,因爲同樣的錢買到的東西品質大幅下降,而且沒在認真投資的話,還可能因爲腦波弱,被詐騙一波帶走,不然就是虧到滿臉血。

說回到月領十萬,其實方法很多種,要說最穩的方法,當然不會選擇創業當老闆,那是風險最高的,但要靠工資收入的話,很多產業要拼到收入十萬以上,通常都要很拼,還要看長官願不願意賞識提拔,還有一個方法是用小錢拉滿槓桿去拼每月賺十萬,但你我都知道,這其實難度很高,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我們不討論一些寫在刑法裡的賺錢方法,一個最有效益的作法就是參考產業平均薪資,如果這個產業平均就高薪,是個人都可以月薪十萬,那你進去要賺大錢難度自然不高,反之如果這個產業大多賺不到錢,可能總經理都沒領到十萬月薪,這條路鐵定是跟財富自由走一個平行線,沒有任何連起來的機會。

從產業平均來看,幫大家列出產業平均月薪超過十萬以上的行業,賺最多的當然是半導體產業,平均年薪接近兩百萬,所以竹科人一直都是臺灣繳稅大戶,另外130萬的有電腦周邊、其他電子、航運業跟金融業,而且這些都是平均而已,如果你比同事更努力打拼,當然你也不會只領到平均薪資,月領十萬應該是很有機會達成的目標。

再展開來講,想拼到月薪十萬以上,半導體業還是少數人,大約只佔臺灣總工作人數的3%左右,而金融業雖然收入不如半導體這麼多,但平均也有130萬以上,而且從業人數是半導體的三倍以上,相對來說更容易達成。

除了工作賺錢以外,我們換成投資角度,因爲這些產業是最有前景、最賺錢的,所以你也要把錢放在這些產業,纔有機會錢滾錢,接下來幫大家實測月領十萬要投資什麼最好。

實測月領10萬買什麼最好賺?

最近很多人最近用0050或高股息ETF在算月領十萬要買多少,這邊幫大家換算一下實際要投入的資金。

如果想要月領10萬,換算一年就是120萬,這用金融產品的配息反推就知道答案,重點還是要看本金規模,接下來先用幾種大家常投資的金融商品來舉例。

所以想領到月配息十萬,重點真的不是配息,而是你本金要夠大。

告訴你月領十萬的真相

被動收入月領十萬,什麼時代都有人在講,之前是五萬跟七萬,隨着物價上漲,被動收入的標題就會跟着往上加碼,不管是股票、0050、臺積電或債券,都是換湯不換藥,告訴你自己賺很多,再叫大家一起加入定期定額。

另外一個要提醒的是,那些配息都是不能花的,你要全部再投入進去,這樣的年化報酬率纔會更漂亮,複利放大的時間會更短。

不過這些高獲利的背後,實際上還是本多終勝,如果有小本金還能無風險創造大獲利,這種都是詐騙居多。

還有一個問題是複利效應,定期定額不是沒用,但問題是資金太小,每年10%投報率其實幫助很有限,如果告訴你這筆投資做下去,配息必須持續投入,而且這些錢要放個十年、二十年才能用,想到就讓人絕望。

還有一個最大的差異,很少人會點出來,那就是這些創造月領十萬被動收入的人,通常背後的經濟實力也都是PR90以上,不是年收入幾百萬,就是富二代富三代,本金足夠大,無論有沒有投資,跟一般人比,人家纔剛起跑,他已經快到終點線了。

好比股神巴菲特雖然投資績效很神,但他也是富二代出身,如果他沒有家族在背後支持,很可能就沒有股神了。

結論

被動收入十萬其實是成果,與其去追求這個,不如先想辦法賺到月收入十萬更實際,確認一年能可以存下多少錢,學習積極一點的投資方法,然後你同時學習操作,同時工作累積本金,同時藉由投資獲利,本金衝高了以後再去計算可投資被動收入,這纔是比較儘可攻退可守的方式。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月領十萬投資什麼的成功率最高?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